中草药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技术
Posted 中草药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草药防治鱼类细菌性病害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推广中草药防治鱼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中草药防治鱼类病害技术总结如下。
1)正确诊断病因
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应坚持对症下药原则,对症下药相当重要,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鱼病发生原因有水体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病原生物因素影响,前两种可通过人为调控得到解决,对于病原生物因素而致病,也要分清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或真菌类或寄生虫类,找准致病原因,发病症状,才能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对症治疗。
2)注意药物性能
防治鱼病的中草药种类很多,不同的中草药有不同的药性、有效成分和药效功能。按中草药的药效功能,分抗菌、灭虫和辅助药物三大类。防治鱼病时,要根据不同鱼病类型,选择相应的功能。如防治病毒性鱼病的中草药有大黄、黄柏、黄芩、大蒜等;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有乌桕、五倍子、草蒲、柳树枝及大黄、黄桕、黄芩等;防治真菌类鱼病的有五倍子、草蒲、艾叶等;防治寄生虫类鱼病的有马尾松叶、苦楝树叶、樟树叶、乌桕叶、按树叶、干辣椒、生姜等。另外,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草药类鱼药往往由多种成分和种类配合而成,其药效表现为多种成分融合后的综合作用。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其疗效慢,作用时间也长。
3)掌握使用方法
中草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四种:
(1)投喂法:将中草药粉碎与精饲料拌合后投喂;或将干药则切碎后煎汁,用药汁拌饲料投喂。
(2)泼洒法: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或将干药捣碎后煮出汁再泼洒使用。本办法用药量较大。
(3)混合法: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善中草药适口性。
(4)浸泡法;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沉放在食场附近浸泡,让浸泡出的药汁扩散全池,达到防病之目的。
4)注意配药禁忌
中草药在配方时,必须要搞清楚各种单味中草药的药性和所含的成分及相互间作用原理,在混合用药及交替用药时必须弄清药物间的禁忌及鱼体的耐受程度,如黄苏与黄莲不宜合用;内服抗生素时不宜与五倍子合用。有的药物对某些鱼类有极强的毒性,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存,亦不宜使用。
相关参考
鱼类出血病也称为鱼类败血症、鱼类腹水病等,是指鱼类的血液成分或血管的机能和结构失常,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给鱼体组织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分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病毒性出血病是
鱼类出血病也称为鱼类败血症、鱼类腹水病等,是指鱼类的血液成分或血管的机能和结构失常,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给鱼体组织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分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病毒性出血病是
一、常见中草药及其用法1、大黄:具有收敛、泄下、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每百公斤鱼种用大黄(粉碎)、大蒜(捣烂)、食盐各500g拌精料制成药饵喂鱼,每天一次,连喂3~5天,可防治草鱼烂鳃、肠炎、赤皮病;每
一、常见中草药及其用法1、大黄:具有收敛、泄下、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每百公斤鱼种用大黄(粉碎)、大蒜(捣烂)、食盐各500g拌精料制成药饵喂鱼,每天一次,连喂3~5天,可防治草鱼烂鳃、肠炎、赤皮病;每
随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草药制剂用于海水鱼病害防治的研究”项目在山东省完成鉴定并逐渐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在防治鱼类病害方面有了新的手段。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王
随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承担的“中草药制剂用于海水鱼病害防治的研究”项目在山东省完成鉴定并逐渐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国在防治鱼类病害方面有了新的手段。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王
夏季,水温升高,鱼类致病因素及敌害生物也随之增多,加上养殖水域受污染,鱼类病害常呈爆发性出现。水产养殖鱼病防治尤为重要。①寄生性疾病: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季节,也是各种寄生虫类生长繁殖的旺季。这时水中原虫
夏季,水温升高,鱼类致病因素及敌害生物也随之增多,加上养殖水域受污染,鱼类病害常呈爆发性出现。水产养殖鱼病防治尤为重要。①寄生性疾病: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季节,也是各种寄生虫类生长繁殖的旺季。这时水中原虫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逐步凉爽,水温也有所降低,养殖鱼类摄食活动加强,进入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病害将会更加突出,病害种类明显增多,危害加大,因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逐步凉爽,水温也有所降低,养殖鱼类摄食活动加强,进入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病害将会更加突出,病害种类明显增多,危害加大,因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