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克氏螯虾过程中的疾病预防与诊治

Posted 水体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池塘养殖克氏螯虾过程中的疾病预防与诊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克氏螯虾抗病力较强,在自然水域中不易得病,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单产也在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管理不当极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其病害有日益蔓延之势,尤其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对待虾病应立足于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16字方针。下面是一些克氏螯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以及在养殖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真菌性疾病

  1、黑鳃病

  病原与病症:此病主要是由于水质污染严重,克氏螯虾鳃丝受霉菌感染引起。症状是鳃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①保持饲养水体清洁,溶氧充足,水体定期泼洒一定浓度的生石灰,进行水质调节。②把患病虾放在每立方水体3%~5%的食盐中浸洗2次~3次,每次3分钟~5分钟;或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10克溶水全池泼洒。

  2、螯虾瘟疫病

  病原与病症:螯虾瘟疫病的病原是ApHanomyces属的astaci真菌引起。病症是病虾的体表有黄色或褐色的斑点,在附肢和眼柄的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病原侵入螯虾体内,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并迅速损害运动神经元。病虾呆滞,活动性大为减弱或活动不正常,极易造成病虾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饲养水体清新,并维持正常的水色和透明度,是防治螯虾瘟疫病的有效方法。

  二、细菌性疾病

  1、烂鳃病

  病原与病症:病原为丝状细菌。症状为细菌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妨碍呼吸。严重的鳃丝发黑、霉烂,引起病虾死亡。

  防治方法:①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保持水体中溶氧在每升4毫克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②用每立方水体0.5克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甲壳溃烂病

  病原与病症:此病是由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严重时,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①运输和投放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②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均匀,防止虾因饵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③发生此病,用每立方水体15克~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泼洒。④每667平方米用5千克~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每立方水体0.5克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生石灰与二氧化氯不能同时使用。

  3、烂尾病。

  病原与病症:由克氏螯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引起。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防治方法:

  (1)运输和投放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2)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匀,防止虾因饲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

  (3)发生此病,每立方米水体用茶粕15克~20克浸液全池泼洒;或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5千克~6千克溶水全池泼洒。

  4、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与病症:主要是因为食用了不洁的食物,或消化系统由寄生虫寄生而受损引发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感染初期病虾食欲减退,继而不食,向浅水区、岸边靠近;消化道充血肿胀,有很多淡黄色的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会死亡,还会引起其它健康虾的感染,其来势较猛,后果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饲养管理,使池水呈弱碱性、溶氧充足,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在夏季加深池水,使水温变化较小。

  (2)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5千克~6千克溶水全池泼洒或每立方水体0.5克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原生动物病

  1、纤毛虫病

  病原与症状: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聚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甚至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幼体患病期间,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的发育变态。该病对幼虾危害较严重,成虾多在低温时候大量寄生。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②用3%~5%的食盐水浸洗,3天~5天为一个疗程。③用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季铵盐含量为50%)全池泼洒,浓度每升0.3毫克。④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2、聚缩虫病

  病原与病症:病原为聚缩虫,症状为克氏螯虾难以顺利脱壳,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

  (2)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

相关参考

池塘养殖克氏螯虾技术

一、养殖设施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信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

池塘养殖克氏螯虾技术

一、养殖设施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信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

克氏螯虾与夏花鱼种混养试验

我们于2005年在临溪鱼种场进行了克氏螯虾与夏花鱼种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4口老化的鱼种池,每口池塘面积5亩、共20亩,水深1.5米。

克氏螯虾与夏花鱼种混养试验

我们于2005年在临溪鱼种场进行了克氏螯虾与夏花鱼种的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4口老化的鱼种池,每口池塘面积5亩、共20亩,水深1.5米。

克氏螯虾与鲢、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我县为了开展科技扶贫示范县工作,百名科技指导员下乡发展农业,推广科技经验。我经过调查入户了解,总结如下信息。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P.clarkii),俗称“龙虾”,隶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

克氏螯虾与鲢、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我县为了开展科技扶贫示范县工作,百名科技指导员下乡发展农业,推广科技经验。我经过调查入户了解,总结如下信息。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P.clarkii),俗称“龙虾”,隶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

稻田养殖克氏螯虾技术

一、养殖稻田工程建设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的田块养殖克氏螯虾。稻田以壤土为好,要求田埂比较厚实,田面平整,稻田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桥涵闸站配套,通水、通电、通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

稻田养殖克氏螯虾技术

一、养殖稻田工程建设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的田块养殖克氏螯虾。稻田以壤土为好,要求田埂比较厚实,田面平整,稻田周围没有高大树木,桥涵闸站配套,通水、通电、通路。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

鱼种池套养克氏螯虾技术

近两年来,我区利用鱼种池进行克氏螯虾套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不影响鱼种产量的情况下,亩产克氏螯虾50~60千克,亩增效达300元。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深2~2

鱼种池套养克氏螯虾技术

近两年来,我区利用鱼种池进行克氏螯虾套养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不影响鱼种产量的情况下,亩产克氏螯虾50~60千克,亩增效达300元。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一、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深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