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的防治
Posted 硫酸铜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的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由多子小瓜虫寄生于各种淡水鱼的体表和鳃上引起。
症状:各种淡水鱼类,从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发病,并可发生大批死亡。幼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剥取宿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白色的囊泡。
严重感染时,病鱼的皮肤、鳍和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虫体刺激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呼吸。病鱼食欲减退,变瘦,游泳缓慢,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他物体摩擦,表皮磨烂。眼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眼睛发炎、变瞎。
防治方法:
①放养鱼种前彻底清淤消毒,用生石灰200毫克/升至250毫克/升浓度水浆全池泼洒,合理放养,发现病鱼及时捞除。
②引进或放养鱼种时,发现鱼有瓜虫寄生时,可用硫酸铜8毫克/升溶液药浴15~30分钟。
③用浓度为0.2毫克/升的硫酸亚铁(硫酸低铁、绿矾、青矾)与硫酸铜水溶液合用。
④用0.4~0.8毫克/升的芳草水霉净浸洗病鱼15~30分钟。
相关参考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1chthyopHthinusmultifiiis),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
淡水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1chthyopHthinusmultifiiis),它们引起致死性体外寄生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故又称“白点病”。该病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很大,虫体
小瓜虫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摄食,加之细
小瓜虫的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摄食,加之细
淡水白鲳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大量黏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防治:鱼种进池前,镜检鱼的体表及鳃,发现有小瓜虫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3分钟-5
淡水白鲳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大量黏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防治:鱼种进池前,镜检鱼的体表及鳃,发现有小瓜虫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3分钟-5
1.病原:小瓜虫。 2.症状:①小瓜虫寄生处形成l毫米以下的小白点。②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分泌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3.流行情况:小瓜虫寄生在淡水
1.病原:小瓜虫。 2.症状:①小瓜虫寄生处形成l毫米以下的小白点。②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分泌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3.流行情况:小瓜虫寄生在淡水
1.病原:小瓜虫。 2.症状:①小瓜虫寄生处形成l毫米以下的小白点。②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分泌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3.流行情况:小瓜虫寄生在淡水
1.病原:小瓜虫。 2.症状:①小瓜虫寄生处形成l毫米以下的小白点。②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分泌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 3.流行情况:小瓜虫寄生在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