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鳃霉病防治
Posted 生石灰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草鱼鳃霉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病鱼进行鳃部检查时,可发现这样的症状: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鳃小片肿大粘连,鳃小片充血、出血。
(1)预防。
①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可防止该病发生。
②培肥水质需施放沤熟的肥,不宜施生肥。
(2).治疗。
①在发病池内加注清水,改善水质。
②生石灰。以20-30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可降低池水中有机质含量,使水质转好并能消毒。
③漂白粉。以1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草鱼烂鳃、肠炎、赤皮3种病并发时,表现症状主要是: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部分烂掉,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离或脱落,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末端腐烂。
防治方法:
①用五倍子煮成药液全池泼洒,1个疗程投药1次,每立方米水用药2克左右。在整个疗程内同时连喂6天呋喃唑酮,每天每50千克鱼用药500毫克,病情严重时第1天药量加倍。
1.疗程不见效,可再治1个疗程。
②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每50千克鱼用大蒜头500克,捣成糊状,与饵料拌和投喂,或将大蒜与青草拌和,阴干后投喂,连喂6天。也可用生石灰代替漂白粉,每亩水深1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5千克,对水搅成乳状泼洒。
③每50千克鱼,每天用“三合剂”20克,其中大黄苏打片8克,呋喃西林4克,磺胺胍8克(即2:1:2的比例)碾碎混合后,用0.5千克小米粉调成糊状,与“三合剂"调匀拌和米糠25-30千克喂鱼,连喂3天。
④每50千克鱼,用辣寥200克、地锦250克、音楝树皮100克(均系干品)、食盐250克,熬水加面粉搅成糊状拌嫩草投喂,1天1次,连续2-3天。接着每亩用生石灰30-40千克,人尿50千克,对水150-200千克全池泼洒,6-7天后重复泼洒1次。
⑤每亩用青木香、辣蓼、菖蒲、苦楝树叶、樟树叶、松树叶各2.5千克,切碎或磨碎后加水煮汁25千克,然后加入捣拦的大蒜1千克、食盐1千克。雄黄粉300克,于傍晚全池泼洒,在施药的当天中午,每亩水面先用黄泥25千克,人尿、生石灰各5千克,加水后全池泼洒。
相关参考
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鱼病。主要发生的鳃霉病有两种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另一种是寄生于
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鱼病。主要发生的鳃霉病有两种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另一种是寄生于
病原体: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1)血鳃霉。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9.6微米。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
病原体: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1)血鳃霉。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9.6微米。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
近几年利用土池养金鱼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鳃霉病,发病的均为2—4厘米的金鱼,此病发生突然,死亡率很高,发病率达50%,损失很大。一、此病流行情况本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
近几年利用土池养金鱼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鳃霉病,发病的均为2—4厘米的金鱼,此病发生突然,死亡率很高,发病率达50%,损失很大。一、此病流行情况本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
流行特点:从鱼苗到成鱼都可被感染,但主要危害鱼苗到鱼种阶段的鮻、青、曹、鲤、鲢等鱼。鮻鱼苗对此病特别敏感,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90%以上。5---8月为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对着光照可见鳃瓣上有
流行特点:从鱼苗到成鱼都可被感染,但主要危害鱼苗到鱼种阶段的鮻、青、曹、鲤、鲢等鱼。鮻鱼苗对此病特别敏感,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90%以上。5---8月为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对着光照可见鳃瓣上有
对于病情相似的草鱼,如果不能区别诊治,盲目施药,往往起不到防治效果,甚至会拖延加重病情,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对草鱼相似病应做到准确诊断和及时用药。 一、细菌性烂鳃病与鳃霉病 病鱼共同特征是鳃瓣受损
对于病情相似的草鱼,如果不能区别诊治,盲目施药,往往起不到防治效果,甚至会拖延加重病情,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对草鱼相似病应做到准确诊断和及时用药。 一、细菌性烂鳃病与鳃霉病 病鱼共同特征是鳃瓣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