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Posted 水温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范围广,一般为0℃~39℃,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水体最适宜pH值范围为7.0~8.5,适宜溶氧量为3.0毫克/升以上。在自然条件下,刚孵化出膜3天至5天的鱼仔吸收自身的卵黄作为营养。苗种阶段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水蚯蚓及其他水生虫为饵,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小鱼虾及软体动物,也可投饲配合饲料。
黄颡鱼一般雌性2龄、雄性3龄性成熟,水温为23℃~26℃为繁殖盛期,怀卵量为每尾4000至6000粒。和鲤、鲫鱼一样,属黏、沉性卵。受精卵在水温24℃~26℃的条件下,一般经72小时孵化出仔鱼。黄颡鱼人工养殖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
单养主要措施为: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进排水方便,面积2至3亩、水深1至2米的池塘,安装好进排水棚栏及护网,对池塘进行清淤并用生石灰、漂白粉消毒后,每亩放养长3厘米左右的黄颡鱼冬片2500至3000尾,也可搭放体长12厘米的花白鲢100至200尾。放养后,投喂新鲜的蚯蚓、蚌肉、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3%至6%。夏秋高温季节每7至10天加换水1次,每次30至40厘米深,保持池水透明度35至40厘米。为防止鱼病发生,放养时须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一般用10ppm高锰酸钾或2%至4%的食盐溶液浸洗鱼种5至10分钟。在饲养期间每15至20天用漂白粉和生石灰全池泼撒一次,使池水分别达1.2ppm和10ppm浓度。每月使用大黄、板蓝根等中药以0.1%至0.4%添加量制成药饵,连喂3至5天。同时要在捞捕、投放、运输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以防在初春、秋冬低温季节感染水霉病。单养亩产可达200至300公斤。
混养方法为:在网围、池塘等主养四大家鱼或主养罗非鱼、河蟹、甲鱼等特种水产的水面中,每亩套放3厘米以上的黄颡鱼种100至200尾。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前提下,每亩可获尾重150至200克的黄颡鱼20至30公斤。混养黄颡鱼不仅可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小杂鱼、虾的数量,提高主养品种产量,还可有效控制养殖品种的锚关鳋等寄生虫性疾病。
相关参考
供人工繁殖用亲鱼可以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捕捞选用,这是目前养殖单位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常用的方法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培育黄颡鱼亲鱼,然后从中选用。如果从江河、湖泊、外荡、水库、池塘中
供人工繁殖用亲鱼可以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中捕捞选用,这是目前养殖单位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常用的方法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自己培育黄颡鱼亲鱼,然后从中选用。如果从江河、湖泊、外荡、水库、池塘中
亲鱼培育分为产后护理、冬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等阶段。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亲鱼的活动减少,摄食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疾病;若饲养管理不善,则对来年人工孵化、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等生产环节影响很大。搞好冬季
亲鱼培育分为产后护理、冬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等阶段。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亲鱼的活动减少,摄食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疾病;若饲养管理不善,则对来年人工孵化、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等生产环节影响很大。搞好冬季
黄颡鱼又名盎斯鱼、江颡鱼,为渔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易饲养,价格高,效益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
黄颡鱼又名盎斯鱼、江颡鱼,为渔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易饲养,价格高,效益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
目前,黄颡鱼是重要的特种经济养殖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特别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种,养殖市场前景可观。黄颡鱼可进行池塘精养和套养,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塘口条件。凡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
目前,黄颡鱼是重要的特种经济养殖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特别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种,养殖市场前景可观。黄颡鱼可进行池塘精养和套养,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塘口条件。凡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1.5~2.5厘米培育至6~10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1.5~2.5厘米培育至6~10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