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寄苗阶段黄颡鱼成活率的措施
Posted 黄颡鱼
篇首语: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提高寄苗阶段黄颡鱼成活率的措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的发展,对蚌苗的需求日益提高。
三角帆蚌规模化育苗技术已经突破,但蚌苗生产仍然利用宿主鱼人工采集钩介幼虫,待其变态成稚蚌时从寄主鱼身上脱落,再进行流水培养。因此,宿主鱼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蚌苗的产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黄颡鱼作为三角帆蚌蚌苗寄主鱼。近年来,笔者进行了三角帆蚌育苗试验,对提高寄苗阶段黄颡鱼成活率的方法进行了总结,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黄颡鱼的选择与运输用于寄苗的黄颡鱼,应挑选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色泽鲜艳、无伤无病的个体,体重在50g左右最佳。运输方式的选择,应以最大限度降低鱼体损伤为目标。如采取活鱼车运输(即带水运输),由于黄颡鱼胸鳍和背鳍上具有带锯齿的硬刺,鱼体相互之间容易扎伤,入池后易患水霉病或其它细菌性鱼病而大批死亡。考虑到黄颡鱼属于鲶科鱼类,皮肤上丰富的微血管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因此可采取干法运输,以减少运输造成的鱼体损伤。操作时,将从鱼池捕出的黄颡鱼先放入网箱或捆箱内暂养2小时~3小时,选择带孔的塑料鱼筐或泡沫箱,泡沫箱四壁挖孔,保证箱内通气,再将充分浸湿的稻草均匀铺在筐底或箱底(也可铺浸湿的海绵),然后从网箱或捆箱内捞出黄颡鱼,将黄颡鱼平铺于稻草上,鱼体之间要有空隙,不能相互挤压,最后在筐顶或箱顶加盖,盖上留孔,便于观察鱼体情况,装箱完毕即可运输。
一般运输时间可达到8小时~12小时,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运输过程中,每隔2小时少量淋水1次,以保持鱼体皮肤湿润为宜。
二、黄颡鱼的暂养与强化培育运输应激后的池养黄颡鱼,成鱼充分恢复和驯化所需的最少时间是3周,因此,为了恢复黄颡鱼的体质,应至少提前3周将黄颡鱼运到生产基地进行暂养。黄颡鱼暂养一般采用池塘或网箱。如采用池塘暂养,黄颡鱼未购进之前,池塘要进行清整消毒,塘底要整平,并修补塘埂,开挖好进排水沟,安装好拦鱼设备,采取微流水和流水培育可以增强寄主鱼的体质,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1亩左右为好,以便于及时捕捞,放养密度为1000kg/亩左右。如采用网箱暂养,网箱一般设在育蚌池、成鱼塘或鱼种池内,网箱规格一般为4m×4m×2m,网衣的网目不要过大,一般为1.5cm~2cm,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天~15天安装下水,箱壁附着藻类后可防止鱼体之间的磨擦损伤,可以提高成活率,放养密度为80kg/箱~100kg/箱。另外,网箱暂养中黄颡鱼在箱内活动不慎时鱼鳍容易挂到网线,因此每天需检查网箱2次~3次,发现鱼鳍挂网要及时解脱,否则会出现少数黄颡鱼因饥饿原因等而逐渐死亡。强化培育时,投喂的饲料包括蚯蚓(切断)、鲜蛋、新鲜蚌肉、猪肠(煮熟轧碎)、小虾、小鱼等,以蚌肉最佳。每年养蚌场有大批植珠手术分离外套膜和除去贝壳后的斧足、肌肉和内脏等,以及剖蚌取珠后的蚌肉,数量较多,资源较丰富,利用这些蚌肉投喂养殖黄颡鱼,能大大降低蚌苗生产成本。蚌肉要切碎煮熟后投喂,香味更浓,可增强黄颡鱼的适口性和食欲。蚌肉经煮熟过程的高温可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降低丁黄颡鱼发病率。投喂时,应严格按照“四定”要求,做到匀、足、好,切忌时多时少。根据黄颡鱼摄食习性,每天投喂2次,傍晚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1.5%~2%,以黄颡鱼30分钟内吃完为准,让黄颡鱼吃到八成饱。实际操作中,随水温、气候等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日投喂量,气压低、天气闷热、雷阵雨或连绵阴雨时要少投喂或不投喂。
三、水霉病的防治三角帆蚌繁殖时间为每年的4月~5月,水温较低,是淡水鱼类水霉病暴发的季节,同时寄苗用黄颡鱼刚刚经过越冬,体力尚未恢复,抗病力下降,再加上捕捞和运输等环节造成的伤害,极易诱发水霉病。预防水霉病的措施有:在捕捞、运输、暂养和寄苗过程中,谨慎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黄颡鱼入池前必须消毒,应以浓度为3%~5%的食盐水进行浸泡消毒5分钟;黄颡鱼入池后,不仅要及时投喂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以恢复其体质,同时还要在饲料中添加Vc等营养性药物,增强鱼体免疫力。治疗水霉病的方法:先用浓度为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再用100kg水加入8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配成的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总之,对待黄颡鱼的水霉病要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耐受力不及家鱼,用药要准确掌握剂量。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用盐消毒时要注意观察鱼体活动情况。如果黄颡鱼患病严重,应弃之不用,再购买一批新鱼寄苗。
相关参考
当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和青睐。我们通过多年养殖实践,确认大规格鱼苗下塘能大大提高黄颡鱼养殖的成活率,其产量每667平方米(1亩)可达400公斤左右,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黄颡鱼
当前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已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关注和青睐。我们通过多年养殖实践,确认大规格鱼苗下塘能大大提高黄颡鱼养殖的成活率,其产量每667平方米(1亩)可达400公斤左右,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黄颡鱼
(1)目前基本采用黄颡鱼精养模式,水花苗每亩可放10万尾左右,成活率大约50~70%,养至50g/尾上市,亩产量可达到5000斤。如果放50~70尾/斤的规格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四川、浙江地区黄
(1)目前基本采用黄颡鱼精养模式,水花苗每亩可放10万尾左右,成活率大约50~70%,养至50g/尾上市,亩产量可达到5000斤。如果放50~70尾/斤的规格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四川、浙江地区黄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鱼苗培育成5-8厘米的鱼种。在培育过程中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要点,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 1、池塘条件:培育池面积以1-2亩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鱼苗培育成5-8厘米的鱼种。在培育过程中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要点,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 1、池塘条件:培育池面积以1-2亩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1.5~2.5厘米培育至6~10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1.5~2.5厘米培育至6~10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1.5~2.5厘米培育至6~10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
黄颡鱼的鱼种培育是指将黄颡鱼从1.5~2.5厘米培育至6~10厘米这一阶段。鱼种阶段的黄颡鱼相对鱼苗阶段来说,具有集群性强、适应能力强、食性与成鱼相似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黄颡鱼的养殖往往不经过鱼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