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鲤鱼气泡病防治
Posted 气泡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越冬鲤鱼气泡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4年一月下旬,天津宝坻的一个鲤鱼成鱼越冬池发生了气泡病。基本情况如下:鱼池约10亩,水源为沟渠水,主养鲤鱼,患病死亡的有鲤鱼、草鱼,鲤鱼平均重1.5千克/尾,草鱼平均重1千克/尾,池水已经结冰,但有些地方因为病鱼来回游动而没冻上。有的鱼体表各鳍条间、尾鳍基部、吻端的表皮下充满气泡。死亡鱼体上有红色的出血,平均每天死鱼5~6条。氨氮和硫化氢的检测结果正常,只有溶氧严重超标,诊断为气泡病。气泡病的发生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如氧气、氮气、硫化氢)过高引起,但主要还是因水中氧气含量过高而引起。本例池塘越冬前曾注入大量沟渠水,水质较肥,水中有机物多,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使水中氧气含量过高而致病。入冬后池水结冰,鱼的活动不易观察,待发现鱼患病后,养鱼户先连续泼洒了3天的食盐(7克/立方米),但因病情较重,效果不好。然后采取了全池泼洒硫酸铜的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隔2~3小时后泼洒鱼虾乐,每立方米水体用0.3~0.4克,间隔二天,过三天后再各泼洒一次,连用三次,病情才见稳定。
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注意增加池中溶氧,却忽略了溶氧过高的危害。虽然成鱼患气泡病的几率较小,死亡率不高,但如果病情严重,也会造成一定损失,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
相关参考
鱼类越冬池溶解氧量过低会使鱼窒死,但溶解氧量过高也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 在越冬初期和中期,一般只注重提高越冬池的溶氧量。可是,到了后期,即春节过后的二个月间,气温与水温回升,越冬池冰层尚待溶
鱼类越冬池溶解氧量过低会使鱼窒死,但溶解氧量过高也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 在越冬初期和中期,一般只注重提高越冬池的溶氧量。可是,到了后期,即春节过后的二个月间,气温与水温回升,越冬池冰层尚待溶
气泡病是我国北方池塘养殖鱼类越冬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常继发细菌病,可造成养殖鱼类死亡。一、发病原因某些肥力较充足的越冬池塘,在充足太阳光的照射下,浮游植物繁殖较快,光合作用旺盛,并产生大量的氧气
气泡病是我国北方池塘养殖鱼类越冬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常继发细菌病,可造成养殖鱼类死亡。一、发病原因某些肥力较充足的越冬池塘,在充足太阳光的照射下,浮游植物繁殖较快,光合作用旺盛,并产生大量的氧气
1、病原:恶臭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孢菌等。 2、症状:患病初期,鱼体表面有点状白色黏液,严重时全身布满一片白云,鳞片脱落,鳍条基部、肝、肾充血。 3、流行:流行于网箱养鲤鱼、青鱼及越冬池中,当鲤鱼或
1、病原:恶臭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孢菌等。 2、症状:患病初期,鱼体表面有点状白色黏液,严重时全身布满一片白云,鳞片脱落,鳍条基部、肝、肾充血。 3、流行:流行于网箱养鲤鱼、青鱼及越冬池中,当鲤鱼或
1、病原:恶臭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孢菌等。 2、症状:患病初期,鱼体表面有点状白色黏液,严重时全身布满一片白云,鳞片脱落,鳍条基部、肝、肾充血。 3、流行:流行于网箱养鲤鱼、青鱼及越冬池中,当鲤鱼或
1、病原:恶臭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孢菌等。 2、症状:患病初期,鱼体表面有点状白色黏液,严重时全身布满一片白云,鳞片脱落,鳍条基部、肝、肾充血。 3、流行:流行于网箱养鲤鱼、青鱼及越冬池中,当鲤鱼或
近来不少地方都发现泥鳅气泡病频频发生,给泥鳅的养殖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泥鳅气泡病的防治。一、症状发病泥鳅在水面上无力游动,不久在泥鳅的鳍内出现微小的气泡聚集,鱼鳍张开,老百姓称之为“白翅
近来不少地方都发现泥鳅气泡病频频发生,给泥鳅的养殖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泥鳅气泡病的防治。一、症状发病泥鳅在水面上无力游动,不久在泥鳅的鳍内出现微小的气泡聚集,鱼鳍张开,老百姓称之为“白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