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烂鳃、粘孢子虫、脂肪肝并发症治疗实例
Posted 孢子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鲤鱼烂鳃、粘孢子虫、脂肪肝并发症治疗实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5年3月,北京平谷一位养鱼户找到我们,说他的一个精养鲤鱼池的池鱼发病,已按粘孢子虫病治疗五天,未见疗效。我们赶到鱼池打捞几尾鱼检查,诊断为烂鳃、粘孢子虫、脂肪肝并发症。治疗3天后池鱼状况好转,一周后池鱼恢复正常。现将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鱼池基本情况鱼池为精养鲤鱼池,9.7亩,水深1.6~1.7米,放养密度为2000尾,水源为深井水,水温14℃,水体透明度偏低,pH值为9(中午)。只有少数鱼摄食,且食欲不振,鱼吃料时从料台底部向上窜,搅混水。
二、病鱼症状体色发黑,鳃丝腐烂或有点状淤血,解剖可见肝为花肝,前肠无食物,有大量塘泥,后肠有粘液,并检测到粘孢子虫(四条鱼都有)。
三、治疗方案①全池泼洒食醋,降低鱼池pH值。②用鱼康宝(高效鱼用灭菌药物)拌饲投喂。③用溴氯海因全池泼洒。④待鱼吃食正常后,用“治孢散”杀虫。
四、预防措施①用生石灰125千克/亩彻底清塘。②鱼种放养之前,用高锰酸钾50克/立方米浸洗30分钟。⑧保持水质清新。④投喂优质饵料。
五、分析总结发病鱼池的鱼普遍患有肝病,体质较差,加上水质环境恶劣,从而导致细菌和寄生虫侵袭机体,造成鱼病。
一般情况下,治疗鱼病先要调好水,对于寄生虫造成的烂鳃应先杀虫,再治烂鳃。本例中的烂鳃为细菌性,而粘孢子虫又寄生在肠道,鱼食欲不振,无法吃进杀虫药饵,所以,采取了先杀菌再杀虫的策略,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治疗鱼病,不能太因循守旧,应灵活机动,才能药到病除。
相关参考
粘孢子虫病是鲤鱼的常见疾病之一,近两年来,在我场也发生此病。由于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皮肤上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胞囊,孢壳对孢子虫起保护作用,一般外用药物很难渗入胞囊内杀死虫体。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治疗本
粘孢子虫病是鲤鱼的常见疾病之一,近两年来,在我场也发生此病。由于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皮肤上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胞囊,孢壳对孢子虫起保护作用,一般外用药物很难渗入胞囊内杀死虫体。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治疗本
引发鱼类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蚤引起的各种鳃病。鳃病症状:1、由鱼
引发鱼类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蚤引起的各种鳃病。鳃病症状:1、由鱼
近年来,鲫鱼粘孢子虫病在江苏某些地区发生日趋严重,今年我县柘塘等几个镇,鲫鱼粘孢子虫病也大量发生,传播快、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地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成功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各
近年来,鲫鱼粘孢子虫病在江苏某些地区发生日趋严重,今年我县柘塘等几个镇,鲫鱼粘孢子虫病也大量发生,传播快、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地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成功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各
粘孢子虫病,是近几年发病率极高的鱼病,尤其是经过多年混养虾蟹的塘,为避免伤害甲壳类的虾蟹,禁用杀虫类药物,而导致鱼类粘孢子虫病大发生,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危害鱼类的粘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较
粘孢子虫病,是近几年发病率极高的鱼病,尤其是经过多年混养虾蟹的塘,为避免伤害甲壳类的虾蟹,禁用杀虫类药物,而导致鱼类粘孢子虫病大发生,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危害鱼类的粘孢子虫种属很多,虫体较
粘孢子虫病是对鱼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鱼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粘孢子虫主要
粘孢子虫病是对鱼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鱼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较为严重。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粘孢子虫病。感染粘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粘孢子虫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