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疾病的目检判断及防治
Posted 判断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观赏鱼疾病的目检判断及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观赏鱼是人们普遍饲养的水生观赏动物之一,其五彩缤纷的色彩和艳丽活泼的舞姿,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观赏鱼的养殖,是一条致富之路,但观赏鱼饲养不当,则易患疾病,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观赏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肉眼观察观赏鱼的行为、体色及其它部位的异常症状,就可以判断是何种疾病。发现鱼病后,要立即隔离,并采取治疗措施。本文对观赏鱼疾病的目检法判断及防治作一简介。
1.为的异常表现1.1气泡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鱼浮于水面或游动缓慢,人走近池边,鱼仍浮在水面,靠池壁。气泡病的防治不用含有气泡的水源;升温时不要太快,以每天不超过2℃为宜。发现气泡病时,应立即加注清水,并排出原来的水,或将观赏鱼移入清水中,并使水温下降,病情轻的鱼能排出气泡,恢复正常。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的防治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0.7mg/kg,有药到病除的效果,或用8mg/kg硫酸铜药浴15~30分钟,或用2%~4%的食盐水药浴5~10分钟。
1.2锚头鳋病、瘦弱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背鳍不挺,尾鳍无力下垂,饵料吞进口里又吐出,严重时长时间绝食。锚头鳋病的防治对饵料生物必须过滤,除去有害的寄生虫等物;将病鱼用20mg/kg的高锰酸钾药浴30分钟,直至痊愈。
1.3中毒症和水霉病鱼游动不安、急窜、上浮下游、狂动、打转不止,有时腹部朝上,有时沉入池底,鱼体失去平衡。水霉病的防治此病主要由于换水或投饵、捕捉时操作不当而碰伤鱼体,使霉菌入侵伤口而发病。因此,操作必须小心。用高锰酸钾对养鱼容器消毒,用1%孔雀石绿涂抹患处,3~4天后再用药1次。
1.4体表寄生虫鱼体感觉难受,不断用身体擦水草、池壁,如中华鳋、日本新鳋。中华鳋、日本新鳋的防治用0.7mg/k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治疗。
2.色的异常表现2.1烂鳃病、感冒鱼体色暗淡而无光泽,身体消瘦。烂鳃病的防治加强养殖用水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洁净,发现病鱼应及时治疗,用1kg/立方米食盐溶液浸洗30分钟。
2.2水霉病皮肤变成灰白色或白色,体表覆盖一层棉絮状白毛,肌肉糜烂。
3.他异常表现3.1竖鳞病、鳍腐烂病鱼皮肤充血,体表黏液增多,鱼鳞部分竖起或脱落,鱼鳞间或局部红肿发炎、溢血或溃疡,鳍条充血,周身鳞片竖立,尾鳍末端有腐烂现象。竖鳞病的防治用浓度70%的人造海水浸泡鱼体3天;或用1.2mg/kg漂白粉(含有效氯30%)治疗。鳍腐烂病的防治此病多因换水时碰伤鱼体而引起细菌感染。因此,换水时动作要轻,尽量不要碰伤鱼体。及时隔离病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30分钟,反复治疗,直至痊愈;经常对养鱼用具消毒。
3.2烂鳃病鳃部有充血、苍白、灰绿色或灰白色等异常现象,甚至出现米粒样的颗粒,鳃有糜烂、缺损现象。
3.3水肿病病鱼腹部肿胀,粪便白色,黏球状。
3.4出血病病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的长而细的粪便,游动时甩不掉。严重时肛门红肿,腹部出现红斑,轻压腹部则肛门有血黄色黏液流出。出血病的防治用30mg/kg漂白粉(含有效氯30%)或15mg/kg漂白粉精(含有效氯60%)消毒。
3.5白头白嘴病额头和口周围变成白色,并时有充血现象。防治捕捉、运输、放养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鱼体有寄生虫时,要及时杀灭;放养前可用12.5mg/kg金霉素或25mg/kg土霉素药浴30分钟,0.3~0.5mg/kg呋喃唑酮治疗。
3.6健康鱼和病鱼把健康鱼放在手上,眼球会在水平方向来回转动,而病鱼反应较迟钝或无反应。
相关参考
观赏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肉眼观察观赏鱼的行为、体色及其它部位的异常症状,就可以判断是何种疾病。 1、行为的异常表现: ①浮于水面或游动缓慢。人走近池边,观赏鱼仍浮在水面,靠池壁。这
观赏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通过肉眼观察观赏鱼的行为、体色及其它部位的异常症状,就可以判断是何种疾病。 1、行为的异常表现: ①浮于水面或游动缓慢。人走近池边,观赏鱼仍浮在水面,靠池壁。这
目前,我国各地的观赏鱼业发展迅速,因此给许多人提供了开水族店赚钱的商机,但如何在水族店内管理观赏鱼成了很多人的难题。为此本文将对水族店管理观赏鱼流程给予简单介绍。新鱼放养1.刚运到的鱼不要急于倒入缸中
目前,我国各地的观赏鱼业发展迅速,因此给许多人提供了开水族店赚钱的商机,但如何在水族店内管理观赏鱼成了很多人的难题。为此本文将对水族店管理观赏鱼流程给予简单介绍。新鱼放养1.刚运到的鱼不要急于倒入缸中
(1)对症下药在防治观赏鱼病时,首先要认真进行检疫,对病鱼作出正确诊断,针对观赏鱼所患的疾病,确定使用药物及施药方法、剂量,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否则,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浪费了大量
(1)对症下药在防治观赏鱼病时,首先要认真进行检疫,对病鱼作出正确诊断,针对观赏鱼所患的疾病,确定使用药物及施药方法、剂量,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否则,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浪费了大量
十、蛀鳍烂尾病(一)病状:病鱼的鳍条边缘出现乳白色,继之腐烂而造成鳍条残缺不全,尾鳍尤为常见。有时每根鳍条软骨间结缔组织裂开,有时尾鳍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病鱼的鳞片正常,或者有个别鳞片脱落。
十、蛀鳍烂尾病(一)病状:病鱼的鳍条边缘出现乳白色,继之腐烂而造成鳍条残缺不全,尾鳍尤为常见。有时每根鳍条软骨间结缔组织裂开,有时尾鳍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病鱼的鳞片正常,或者有个别鳞片脱落。
四、粘细菌性烂鲤病(一)病状:病鱼鳃部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部尖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一处或多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衣皮充血,有时破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
四、粘细菌性烂鲤病(一)病状:病鱼鳃部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部尖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一处或多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衣皮充血,有时破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