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Posted 水体
篇首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季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斜管虫病。
1、症状:由鲤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所致,由于受寄生虫的刺激,鱼皮肤和鳃表面呈苍白色或形成一层浅蓝色的薄膜。严重时病鱼群集水面,游动无力,鱼体消瘦发黑,有的头、鳃及遍身都粘满泥物,因此又称?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4144.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巴夏嗖 薄?BR>
2、危害:流行地区较广,鱼种池、亲鱼产卵池更易发生此病。该虫繁殖的适宜水温12~18℃,低于2℃仍能繁殖,高于20℃大都死亡。
3、防治: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②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浸洗3~5分钟或以1立方米水体加8克硫酸铜浸洗30分钟。③以1立方米水体加入90%晶体敌百虫0.3~0.8克溶液与总重量为敌百虫5~20倍的食盐溶液混合后全池泼洒。④以1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的溶液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二、小瓜虫病。
1、症状: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发病早期,鱼体表、鳍条或鳃部都有点状囊胞。严重时,鱼的皮肤和鳃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迟钝,呼吸困难,浮于水面,有时还会出现鳍基充血腐烂,鳞片脱落等症状。
2、危害:流行地区广,主要危害夏花鱼种、金鱼和温室20℃以下越冬的罗非鱼、淡水白鲳,初冬和春末为流行季节。
3、防治:①一立方米水体用干辣椒0.35克、生姜0.1克加水煎液然后泼洒鱼池,连续2次。②100千克饵料加氯霉素50克、连喂7天为一个疗程。③一立方米水体用0.5克型灭虫灵的溶液全池泼洒,每隔2天一次,连用3次。切忌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因为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杀灭效果,反而会促进小瓜虫形成囊胞。
三、鳃隐鞭虫病。
1、症状:鳃隐鞭虫一般寄生在鳃上。病鱼食欲减退或不吃食离群独游,体色暗黑,最后因瘦弱而死亡。
2、危害:各地渔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冬末至夏初。最适温度12~20℃,主要危害夏花鱼种。
3、防治: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加10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溶液(5:2)浸洗20~30分钟,水温为10~20℃。
四、粘孢子虫病。
1、症状:当孢子虫大量发生时,肉眼可见寄生虫部位有灰白色点状或瘤状囊胞。病鱼消瘦,体表发黑离群独游或狂游。
2、危害:流行地区较广,特别是在10月至翌年2月对鱼种危害颇大。
3、防治:①放养前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清塘。②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用500克高锰酸钾浸洗30分钟,能杀灭60%~70%孢子。③每立方米水体用3克90%晶体敌百虫兑水全池泼洒,每间隔3~4天施药一次,连施3次。
相关参考
一、痘疮病病原体:病毒。病症: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加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
一、痘疮病病原体:病毒。病症: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加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
越冬后,鱼类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鱼类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早春,细菌、寄生虫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杀灭效果较好。因此,早春防治鱼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防
越冬后,鱼类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鱼类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早春,细菌、寄生虫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杀灭效果较好。因此,早春防治鱼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防
斜管虫病,流行在初冬和春季,适宜水温12-18℃,20℃以上不易发生。华东、华中地区3-5月间此病最流行,华南地区冬春两季适宜繁殖。斜管虫病的病原体是鲤斜管虫,大量侵袭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
斜管虫病,流行在初冬和春季,适宜水温12-18℃,20℃以上不易发生。华东、华中地区3-5月间此病最流行,华南地区冬春两季适宜繁殖。斜管虫病的病原体是鲤斜管虫,大量侵袭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开始大量繁衍,同时,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开始大量繁衍,同时,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症状,当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有时因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溃烂处侵入,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