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控制技术

Posted 海因

篇首语: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控制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作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1、鱼种入池前清除池底过深的淤泥,彻底清塘消毒。生产上常用的清塘剂为生石灰,生石灰化水后产生强碱(氢氧化钙),具有破坏细胞组织的作用,能杀死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椎实螺、水蛭、病菌、寄生虫等。

  2、清塘消毒过的池塘,若放养不经消毒处理的鱼,仍会把病原带入池塘。在鱼体消毒前应认真做好病原检查工作,按不同病原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鱼体消毒。

  一般采用药浴法,用2%氯化钠溶液药浴5分钟,或用0.5毫克/升二氧化氯溶液药浴10-20分钟,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加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药浴10-20分钟,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3、每隔10-15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0.2-0.3克加水全池泼洒1次。

  4、经常全池泼洒EM原露、益水宁或保水宁,每次每亩用EM原露300-500毫升,益水宁或保水宁500-800克,改善池塘水质,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净化水质。

  5、每隔10-15天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复方恩诺沙星1.5-2克或强力克菌宁0.5克,喂服2-3天,可有效预防出血病发生。

  6、发病鱼池进行综合治疗方法。首先进行水环境消毒,用溴氯海因或二氯海因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达到0.4-0.5毫克/升;或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溴海因0.3-0.4克加水全池泼洒,病重时隔日再使用1次。消毒后隔2天再全池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以保持有益菌的优势,控制有害菌生长。同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三黄粉5-6克或强力克菌宁0.5克制成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4-5天为1个疗程,若病情严重可延长服药期,直到康复。

相关参考

淡水鱼类爆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而是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选放健康菌种、控制放养密度、加强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和药物防治等手段来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一、病原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名称

淡水鱼类爆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而是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选放健康菌种、控制放养密度、加强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和药物防治等手段来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一、病原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名称

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在水温9-36℃均有流行,尤

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时间为3-11月份,6-9月份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在水温9-36℃均有流行,尤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流行时间为3~11月份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流行时间为3~11月份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病

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亦轻度充血,鳃丝苍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紫色,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病

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亦轻度充血,鳃丝苍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紫色,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