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吊钟虫病的综合治疗方法

Posted 溶液

篇首语: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鱼吊钟虫病的综合治疗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病原:主要是钟形虫、累枝虫、聚缩虫和单缩虫等。

  2、症状与诊断:肉眼可看到病鳖四肢凹处、颈部、腹甲尾部生长有吊钟虫。普通水质,翻起病鳖腹甲像长了锈似的洗不干净,这就是患了吊钟虫病的典型症状。严重患吊钟虫寄生的稚鳖,全身呈灰白色,若水体呈绿色,病鳖全身呈绿毛状。显微镜下可看到吊钟虫的柄及吊钟虫,吊钟虫的纤毛拨水时看得更清楚。

  3、流行与危害:各种规格的鳖均易患吊钟虫病,稚鳖患吊钟虫病可导致死亡。常温养殖池中的鳖常在6~9月患病,温室池塘中的鳖一年四季均可患病。该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吊钟虫病能引发其他传染性鳖病的发生。由于它的寄生破坏了鳖机体防御体系的第一道关―皮肤,使传染性病原体有了可侵入的门户,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4、预防:全池定期用0.004%的硫酸铜与0.0015%的硫酸亚铁混合泼洒,消毒24小时后再逐渐排放出50%的水,再将池塘补足新水。

  5、治疗:

  一是全池遍洒0.004%的硫酸铜溶液和0.0015%的硫酸亚铁溶液消毒,浸泡消毒24小时后放出消毒水加新水。为了节省用药量,施药前可放去部分水,留20~30厘米深的池水再施药。

  二是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甲鱼全身,30~40分钟后放入隔离池,连续涂抹2次可杀死相关寄生虫。

相关参考

初春鱼小瓜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当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囊胞,因此又称之为“白点病”。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病灶部位的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粘液

初春鱼小瓜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当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囊胞,因此又称之为“白点病”。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病灶部位的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粘液

鱼类指环虫病的发生和治疗

指环虫病是鱼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指环虫为雌雄同体,体扁平,头前端有4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虫体利用体后固着盘中的1对大锚钩和7对小钩,钩在鱼的鳃丝上,不断伸缩和转动,破坏鱼鳃组织,使鱼呼吸困难,

鱼类指环虫病的发生和治疗

指环虫病是鱼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指环虫为雌雄同体,体扁平,头前端有4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虫体利用体后固着盘中的1对大锚钩和7对小钩,钩在鱼的鳃丝上,不断伸缩和转动,破坏鱼鳃组织,使鱼呼吸困难,

大黄鱼贝尼登虫病的治疗

贝尼登虫病是大黄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顽固性寄生虫疾病,主要因贝尼登虫寄生在鱼体鳞片下面及眼眶周围而引起大黄鱼皮肤损伤、出血、粘液分泌增多,导致大黄鱼皮肤腐烂、急躁不安、食欲不振,继尔出现继发性感染,治

大黄鱼贝尼登虫病的治疗

贝尼登虫病是大黄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顽固性寄生虫疾病,主要因贝尼登虫寄生在鱼体鳞片下面及眼眶周围而引起大黄鱼皮肤损伤、出血、粘液分泌增多,导致大黄鱼皮肤腐烂、急躁不安、食欲不振,继尔出现继发性感染,治

湘云鲫鱼苗斜管虫病的治疗体会

2005年6月2日下午,我局冷冻厂2号鱼池(1000平方米)从湖南空运回来刚入塘3天的湘云鲫鱼苗突然浮出水面,黑黑的一片。开始小鱼苗上下游动,见人也不知道躲开。饲养员以为是缺氧,就加了一些水,没过多留

湘云鲫鱼苗斜管虫病的治疗体会

2005年6月2日下午,我局冷冻厂2号鱼池(1000平方米)从湖南空运回来刚入塘3天的湘云鲫鱼苗突然浮出水面,黑黑的一片。开始小鱼苗上下游动,见人也不知道躲开。饲养员以为是缺氧,就加了一些水,没过多留

鲈鱼海盘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1.病原海盘虫是锚首科海盘虫属单殖吸虫的总称,我国有20多种,是海水鱼类常见的寄生虫。其形态结构与寄生于淡水鱼类的指环虫十分相似,常被误作指环虫。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指环虫全部寄生于淡水鱼中。

鲈鱼海盘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1.病原海盘虫是锚首科海盘虫属单殖吸虫的总称,我国有20多种,是海水鱼类常见的寄生虫。其形态结构与寄生于淡水鱼类的指环虫十分相似,常被误作指环虫。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指环虫全部寄生于淡水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