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疾病: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Posted 传染性
篇首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病毒性疾病: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病原]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简写IHNV)。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鱼开始表现为游动缓慢,顺流漂起,以后摇晃游动,继而浮起横转,往往在激烈游动后不久死亡。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鳍条基部充血,肛门处常拖一条长而粗的白色黏液便。剖解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积水,肝、脾、肾颜色变淡,肠道出血,口腔壁、骨骼肌、脂肪组织、腹膜、脑膜、鳔和心包膜有充血、出血点,造血组织坏死。病后残存的鱼脊椎往往出现弯曲。
[流行情况]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流行于美国、加拿大等国,由于口岸检疫不严,1985年传入我国。主要危害虹鳟、大鳞大麻哈鱼、红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河鳟等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当年鱼种。刚孵出的鱼苗到投食4周龄的鱼种尤其易患此病,死亡率高;1龄鱼种可患病,但死亡率不高;2龄以上鱼则不发此病。发病水温为10~14℃。该病潜伏期的长短随水温而变,水温10℃以下症状发展缓慢;10℃时,病鱼一般4~6天开始死亡,8~14天死亡率最高,死亡可持续数周;12.5℃时潜伏期为4天,15℃时自然发病现象消失。带病毒成鱼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随粪、尿、性腺产物排入水中,并经鳃和消化道侵入鱼体,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防治措施可参照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防治;也可用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鱼的组织浆灭活苗浸泡免疫,据报道,保护率可达75%。
相关参考
病原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由卵传播几率更大;水平传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 症状该病往往在鱼苗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
病原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由卵传播几率更大;水平传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 症状该病往往在鱼苗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
1、病毒性疾病 (1)传染性造血功能坏死病 病原:传染性造血功能坏死病毒。 症状;主要感染幼鱼,病鱼体发黑,鳃变白,肝脏偏白,病鱼拒食;无较好的治疗措施,预防有一定的效果。笔者曾对美国红鱼鱼种(
1、病毒性疾病 (1)传染性造血功能坏死病 病原:传染性造血功能坏死病毒。 症状;主要感染幼鱼,病鱼体发黑,鳃变白,肝脏偏白,病鱼拒食;无较好的治疗措施,预防有一定的效果。笔者曾对美国红鱼鱼种(
一、病毒性疾病(一)主要病种:虾鳟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胰脏坏死病、蟹抖抖病、鳗狂游病、鳗出血性张口病、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草鱼出血病、鲤痘疮病等。(二)综合防治:(1)放养前。干池清淤,彻底清塘,
一、病毒性疾病(一)主要病种:虾鳟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胰脏坏死病、蟹抖抖病、鳗狂游病、鳗出血性张口病、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草鱼出血病、鲤痘疮病等。(二)综合防治:(1)放养前。干池清淤,彻底清塘,
[病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简写IPNV)。[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表现为游动失调,常作垂直回转运动,一会儿沉入水底,一会儿又重复回转游动,直至死亡。 一般从开始回转游动至死
[病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简写IPNV)。[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表现为游动失调,常作垂直回转运动,一会儿沉入水底,一会儿又重复回转游动,直至死亡。 一般从开始回转游动至死
一、主要症状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是鲤疱疹病毒2型,生产上俗称鲫鱼“鳃出血病”。病鱼身体发红,侧线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鳃大量出血或失血后发
一、主要症状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是鲤疱疹病毒2型,生产上俗称鲫鱼“鳃出血病”。病鱼身体发红,侧线鳞以下及胸部尤为明显,鳃盖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鳃大量出血或失血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