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匙吻鲟的引进及仔幼鱼培育技术
Posted 饵料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匙吻鲟的引进及仔幼鱼培育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于1998~2005年在江苏南京六合区金牛山水库和山湖水库开展了美国匙吻鲟的引进、人工孵化及商品鱼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近几年来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匙吻鲟受精卵的引进及运输匙吻鲟受精卵经脱粘处理后,到原肠期检查受精率较高时,开始运输和发往国内。受精卵采用塑料袋加水充氧运输,每袋装受精卵5000~7000粒,外包装为40厘米×40厘米×100厘米的硬质纸板箱,并添置冰袋两包,用于控制箱内温度。受精卵运到国内后,在机场附近的养殖场重新换水充氧,再运到人工孵化培育场。
二、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1.受精卵孵化前的准备(1)孵化用具的消毒:受精卵孵化前,孵化缸、缸罩、孵化带及所有孵化用具均要用20克/立方米漂白粉洗刷浸泡24小时以上,以杀灭病原体,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
(2)孵化筛兼饵料筛的制作:根据几年的实践,采用孵化筛进行孵化较好。孵化筛用筛绢布制作,绢布用木板固定,框架尺寸为40厘米×30厘米×10厘米,框架底部分别蒙上不同规格的筛绢,并用木条钉牢。孵化筛日后可兼作饵料分离筛,作为过滤、分离开口饵料、前期和后期人工配合饵料之用。
2.受精卵的孵化(1)孵化用水的管理:匙吻鲟孵化用水为水库底函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经渠道曝气自流进入育苗场,溶氧高,水温变化幅度较小。孵化用水采用50目、60目、80目筛绢拦污栅三层过滤,滤去剑水蚤等敌害生物,孵化缸内不间断注入微流水,溶氧始终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2)受精卵的孵化:匙吻鲟受精卵采用家鱼孵化缸内放置孵化筛孵化。受精卵到达后,先经过20分钟的平衡水温,然后将受精卵过数并均匀分放于各孵化筛内。
一般每只孵化筛可放受精卵数千粒以上,但以不相互堆积、挤压为好。若有部分出苗,可将其直接放入孵化缸内。在受精卵过数时,应将霉变的孵剔出,单独放入另一只孵化缸内,防止病菌感染好卵。水温是匙吻鲟孵化的关键因素。通过几年的试验表明,匙吻鲟最适孵化水温为17~20℃。水温(18±1)℃时,孵出时间5~7天(包括途中所用时间)。水温降低会延缓孵化时间,并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水温过高又易造成畸形或死亡。几年的匙吻鲟孵化试验均利用水库底函水,水温一直保持在17~19℃,确保受精卵孵化在最佳水温条件下进行。匙吻鲟孵出后,总长约8~9毫米,仔鱼形状似蝌蚪,具有很大的卵黄囊,在水中作间歇性垂直游动。
2.05年引卵数5.6万粒,受精率90%,出苗数4.23万尾,孵化率84%。
三、匙吻鲟?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31712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杏子闩嘤?.匙吻鲟饵料培育匙吻鲟仔幼鱼培育的关键是生物饵料的持续供应,一般每万尾仔鱼需配备生物饵料培育池2~3亩。培育池经清塘消毒后,选用畜禽粪肥、绿肥等发酵有机肥作底肥,一次性施放500~750千克/亩,后期随着肥力的消减逐次翻动底肥。也可以通过施追肥或泼洒豆浆来调节肥力,一般追肥3~5天一次,一次施放混合堆肥250千克/亩。饵料培育池也要定期冲水换水,谨防水质过浓、天气突变等原因造成的泛池。
一般施肥3~5天,池内浮游动物即开始旺发,形成一簇簇"红虫"。匙吻鲟饵料培育池的清整、施肥应在鱼卵到达前的5~7天完成,这样才能做到充分衔接。
2.开食时间的确定匙吻鲟幼虫的卵黄囊大,圆球形,待仔鱼从窜游过渡到完全平游时,即进入混合营养期,可以少量投喂开口生物饵料。
3.匙吻鲟饵料的转食驯化由于匙吻鲟在10厘米以前滤食器官尚未健全,只能吞食饵料。当有一半以上鱼苗开食后,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待全部开食后,应加大投喂量,始终保持水体中生物饵料的密度,遵循"量少次多"的原则,一般间隔2小时投喂一次。但同时也应注意,活饵料不能一次性投喂过度,要根据饵料消长情况灵活掌握,切忌过多投放造成水体耗氧增加,引起匙吻鲟幼苗及活饵料的缺氧死亡。刚开口时,从培育池捞回来的浮游动物用80目饵料筛分离,投喂2~3天后,即可用60目或40目饵料筛分离饵料,这期间的饵料组成多为象鼻水蚤和秀体水蚤。总之,要保证开口饵料的适口、新鲜和充足。当鱼苗长至3~5厘米时,即用20目饵料筛分离饵料投喂。另外,前期如大型浮游动物较多时可放入冷库,作为后期应急饵料,也可以贮备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粉状全价饵料,一方面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另一方面可逐步转食过渡到摄食微颗粒配合饵料。
4.匙吻鲟培育的日常管理(1)加强用水管理:水温要保持基本不变,不能陡升陡降,水质要保持清新,注水口要安装过滤网罩,以防止野杂鱼及剑水蚤等敌害生物进入水体,流速要保持在20厘米/秒,确保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2)定期疏苗分养:培育初期一般放苗1000尾/平方米左右,以后随着个体的长大,5~7天疏苗一次,最后稀疏到100尾/平方米左右。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幼苗前期生长速度与放养密度基本无影响,但后期放养密度小的,生长速度则明显加快。
(3)及时换水排污:由于匙吻鲟食量较大,排泄物较多,加之常有浮游动物死亡并沉积,极易引起水体水质败坏,应采用虹吸管清污或转缸等措施,每天排污一次,并清除死苗,减少病害的发生,营造舒适的水体环境。
(4)防治鱼病:匙吻鲟仔幼鱼阶段很少生病,在仔鱼期间曾有车轮虫等寄生虫发生,用15~25毫升/立方米浓度的福尔马林消毒杀灭。偶而有中华鳋寄生鱼体,可用0.5克/立方米晶体敌百虫杀灭。幼鱼长到10厘米后,也曾发现有感染小瓜虫,严重时吻部和鱼体布满"小白点",最后鱼体消瘦、扭曲,直至死亡,此病对幼鱼危害较大,应特别引起注意,防治方法可用瓜虫灵等中草药浸浴15分钟左右进行杀灭。
(5)防止相互咬尾:匙吻鲟鱼体长到4~5厘米时,常发现有大鱼咬小鱼、健壮鱼咬瘦弱鱼、也有同样大小的鱼相互嘶咬的现象,特别是咬对方的尾部,被,咬后的鱼,尾部发白、腐烂,最后死亡。防止咬尾的最佳办法是降低培育密度,最大限度地稀疏幼鱼,投喂新鲜、适口、足量的生物饵料,并将咬伤的幼鱼单独分开培育,辅以消炎药物涂抹伤处,这样多半也能成活。
(6)防止强光照射的影响:匙吻鲟幼鱼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试验表明强光会使幼鱼活动加强,体能消耗加大,常到表层不停地活动,浮游动物下沉,影响匙吻鲟的摄食。而均匀的弱光或昏暗光照条件下,幼鱼活动正常,可激发其食欲,浮游动物也多集中于水体的表层,摄食饵料的几率增加,幼鱼生长迅速,体质健壮。几年的试验中,我们将所有培育池全部加盖了遮阳蓬布,从而大大提高了幼鱼培育的成活率,加快了生长速度。通过以上各种技术措施,一般匙吻鲟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鱼苗经过30~40天的培育,能长成15~20厘米的幼鱼,此时可转入成鱼养殖阶段。
相关参考
我所对匙吻鲟苗种进行了5年的池塘培育试验,成活率达到70%~85%,本文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条件1.鱼苗培育池面积为6平方米,水深0.5米,共有10口,池呈长方形,进排水方便,水源为通过蓄水
我所对匙吻鲟苗种进行了5年的池塘培育试验,成活率达到70%~85%,本文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一、池塘条件1.鱼苗培育池面积为6平方米,水深0.5米,共有10口,池呈长方形,进排水方便,水源为通过蓄水
(一)鱼苗培育刚孵出的鱼苗吸附在池壁或鱼巢上,不吃不动,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为营养。经3--4天,鱼苗开始自由游动并摄食。这时应投喂较小的轮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单细胞藻类等活饵料。若缺乏活饵,可喂煮熟的
(一)鱼苗培育刚孵出的鱼苗吸附在池壁或鱼巢上,不吃不动,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为营养。经3--4天,鱼苗开始自由游动并摄食。这时应投喂较小的轮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单细胞藻类等活饵料。若缺乏活饵,可喂煮熟的
达氏鳇属鲟鱼科,是黑龙江省特产的大型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笔者在室内条件采用玻璃钢盆为培育池,对5000尾刚出膜的达氏鳇进行幼鱼培育实验,初步掌握了达氏鳇幼鱼的培育技术要点。
达氏鳇属鲟鱼科,是黑龙江省特产的大型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笔者在室内条件采用玻璃钢盆为培育池,对5000尾刚出膜的达氏鳇进行幼鱼培育实验,初步掌握了达氏鳇幼鱼的培育技术要点。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匙吻鲟,也称匙吻白鲟,是在3亿年之前,也就是说在恐龙时期之前就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的一种鱼类。它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个体最大、最古老的鱼类。据报道,在19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匙吻鲟,也称匙吻白鲟,是在3亿年之前,也就是说在恐龙时期之前就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的一种鱼类。它是北美洲特有的一种个体最大、最古老的鱼类。据报道,在19
匙吻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又称鸭嘴鲟、匙吻白鲟,原产于美国,生长快、个体大,属滤食性鱼类,可供食用和观赏。水库网箱生态养殖匙吻鲟是充分利用大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优质水产品的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便
匙吻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又称鸭嘴鲟、匙吻白鲟,原产于美国,生长快、个体大,属滤食性鱼类,可供食用和观赏。水库网箱生态养殖匙吻鲟是充分利用大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优质水产品的一种投资小、见效快、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