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出血症状病害区别与防治方法
Posted 草鱼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种出血症状病害区别与防治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密度养殖,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体污物多,鱼类难免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它与草鱼出血病、花白鲢、鲂、鲫暴发性出血症严重危害养殖鱼类,它们有着相似地方面,又有本质上的区别,症状不同,病理不同,防治方法更不同.。
一、鱼类应激性出血病
1、主要症状是: 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鱼体没有明显异常,但一旦拉网、捕捞、运输时鱼体则表现为非常敏感,极度不安,跳动剧烈,在几十秒到几分钟内鱼体腹部、头部、嘴角、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就显着充血发红和出血,严重者鳃丝出血严重,有大量的鲜血从鳃盖下涌出而染红水体。病鱼特别不耐长途运输,大部分在运输过程中死亡,即使未死亡者,也表现为生命垂危,全身变为桃红色,鱼体发硬,最终死亡或失去商品价值。病鱼体表粘液分泌减少,手摸有粗糙感;肌肉水分增多,体表有浮肿感;肛门轻度红肿,肠道轻度充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淤血肿大,呈紫黑色;心脏轻度扩大,颜色变淡;腹腔内积有多少不等的淡黄色腹水。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2、发病特点
(1)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发病最严重;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28-32℃发病最严重,20℃以下很少发生;发生应激性出血的鱼在水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其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2)各种养殖鱼均可发生,鲤鱼、草鱼、鲫鱼、鲂鱼、花白鲢。从鱼种到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但一般成鱼发生率高。
(3)此病多发生在以投喂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含量高的饲料为主的养殖中,且在有应激因子刺激下发病,如鱼的分池、转池、转箱及销售时的捕捞和长途运输等。
(4)此病多见于高密度养殖的池塘和网箱中,而密度较稀、饲料品质较低、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养殖条件下很少发生。尤其是超量投喂添加了喹乙醇的饲料后,发病率增高,且病情会更加严重。
(5)同一地区的鱼塘或同一水体的网箱中,投喂几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饲料,或投喂同一厂家的饲料,只有一部分鱼发病,而另一些却不发病。
(6)发病鱼普遍比不患病的鱼长得快,即使在同一发病鱼池或网箱中,长得较快、体态肥大的鱼患病严重,而个体瘦小的鱼患病较轻,甚至不患病。
(7)对病鱼使用抗菌素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使用维生素C、E等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 (8)发病突然。在发病前鱼体无异常现象,而当鱼在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时,往往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并且很快死亡,表现鱼的抗应激能力极差。
3、预防措施
(1)放养密度不宜过大,采用生态养殖方式,改善鱼类生存生长的环境,提高鱼类抗应激能力。
(2)配合饲料配方要营养均衡。在鱼类不同生长期投喂不同配比的饲料,适当搭配投喂天然饵料,如水旱草,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要恰到好处,比例适当。控制使用喹乙醇类的生长激素(50克/吨饲料)。
(3)避开高温期捕捞、运输。捕捞、运输时动作要缓、轻,采用柔软网具和运输工具。
(4)不要滥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用刺激性小、作用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的药物,如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及中草药制剂、生物制剂,以避免鱼体长期受刺激,致使应激能力差。
(5)天气突变时,做好鱼池的水质调节和增氧、降温安排,做到早预测,早防范。
二、草鱼出血病
1、主要症状是: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体色暗黑,规格较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 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
(1)“红鳍红鳃盖”型:病鱼鳃盖、鳍基、头颅、口腔、眼眶等处明显充血。
(2)“红肌肉”型:剥下鱼的皮肤后,可见肌肉点状或块状淤血。
(3)“肠炎型“:解剖后,可见病鱼肠道部分或全部充血,肠道粘膜不腐烂且有韧性。三种情况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
2、病原体: 病原体是水生呼肠弧病毒,该病?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858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局本?0nm,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
3、 发病特点:
(1) 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15cm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近年来由于各地忽视了免疫工作,草鱼病毒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2)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0-28 ℃。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生。
(3) 人工感染健康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15天,一般7-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 潜伏期:为3-1天,在此期间内,鱼的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病毒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潜伏期则长。 前趋期: 时间短,仅1-2天,鱼的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 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
4、防治方法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
(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
(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头和食盐各500克打成浆,拌入3千克米糠,连喂5天。
(6)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水花生10千克,捣烂,拌食盐500克、大黄粉1千克、韭菜2千克或生大蒜500克,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千克做成药饵,连喂7~10天。
三、花白鲢、鲂、鲫暴发性出血症 花白鲢、鲂、鲫暴发性出血症又叫细菌性败血症,溶血性腹水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等。
1、发病症状: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离群独游,鳃盖、眼睛、鳍基轻度充血,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有的显现红侧线,鳃也呈花斑状,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 黄色透明腹水,胆囊肿大,鳔壁充血,尤其鳔的后室,鳔壁充血,变小,甚至鳔的后室完全消失,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而死。
2、发病特点
(1)放养密度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大幅度提高,鱼病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 (2)饲养管理工作做得不细,鱼池池水底质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鱼整天生活在不良的水环境中,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 (3)颗粒饲料没有被广泛使用,而是采取有啥吃啥、什么便宜吃什么,甚至霉烂变质的也投喂; (4)现在各种水体都在进行养鱼,加上渔民缺乏防病知识,病、死鱼到处乱扔,发病后就将池水向外排,天然水域中水来不及自净,因此天然水域中的病原体也日益增多,以致各种养鱼水域都发病。
3、治疗方法
(1)必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不能等到鱼死得很严重时才治,因重病鱼已完全失去食欲,就无法治疗。
(2)发病鱼池的水体及鱼体中都有大量病原菌存在,治疗时必须外泼杀菌药和内服药相结合,将水体和鱼体中的病原菌同时消灭,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3)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正确,一般要求在投喂后30-45分钟内吃完,如不到20分钟就吃光,说明投喂量太少,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反之1小时后还未吃完,则说明投喂量过多,将影响下一次的吃食。
(4)内服“鱼血康宁”(板蓝根、连翘、黄芪、银花、甘草等),每千克米糠拌10~17g的“鱼血康宁”,加适量的水制成能悬浮在水面上的药饵,连续投喂5~7天。内服药必须连续同时药饵要分上午、下午2次投喂,以保持鱼体内的有效浓度。
(5)外泼杀虫药、杀菌药的浓度,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水温、水质及用药情况而定。病情较轻时,发病当天使用杀虫药“抗暴威”(辛硫磷),用量为50ml/亩.米,第二天全池泼洒杀菌药“菌毒克”(戊二醛),用量为100ml/亩.米;若病情严重连续两天泼洒“血暴”。
(6)外泼药要均匀,因药液的垂直扩散较水平扩散快,所以如池底不平整,则池水深处要多泼些,同时池边尤其是下风处及食场周围,病原菌的密度一般较高,也应适当多泼些。
(7)治疗期间及刚治好后不要大量换水、大量加水及捕鱼,以免给鱼带来刺激,引起应激反应加重病情,或引起复发。
相关参考
(一)症状与病变。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有的病鱼外表无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呈现点状、块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呈红色,鳃瓣严重失
(一)症状与病变。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有的病鱼外表无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呈现点状、块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呈红色,鳃瓣严重失
一.症状和诊断 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患出血病的鱼活检时
一.症状和诊断 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患出血病的鱼活检时
玉米苗期常发生病害,主要有三种。如何识别?先鉴定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效。 1.根腐病:又称苗枯病。症状表现在于根系退白而变褐,最后腐烂,胚轴溢缩干枯,根毛、次生根均减少。由于根腐导致植
玉米苗期常发生病害,主要有三种。如何识别?先鉴定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效。 1.根腐病:又称苗枯病。症状表现在于根系退白而变褐,最后腐烂,胚轴溢缩干枯,根毛、次生根均减少。由于根腐导致植
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
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
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
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