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塘水质改良方法比较
Posted 水体
篇首语: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养殖鱼塘水质改良方法比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使用药物改良
一些养鱼密度大,又不能经常换水的池塘,应定期施生石灰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毒害。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公斤,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1次。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以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饲料,每20天全池泼洒1次。鱼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0.5毫升。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抑制,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亳升。在鱼发生浮头时,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移植水生植物改良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鱼池藻类等的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养殖者可根据鱼池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水体中合理引进移植轮叶黑藻、鱼腥草、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调节水体水质,改善溶氧水平。
套养水生动物调控改良
水生动物是水体中的“消费者”,适当套养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如套养鲤鱼、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的概率;套养青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螺蛳等生物对水体各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消耗;套养鲢鱼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套养鳙鱼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轮虫;套养草、鳊、鲂鱼可以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净化养殖环境;套养鳜鱼、乌鳢、鲈鱼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野杂鱼虾的生长繁殖,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竞争压力。
相关参考
为提高鱼塘的产量,应当在现有条件下,对比较容易改变的各种限制因素,如多增氧、少耗氧、调整合适的硬度、酸碱度等,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一、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
为提高鱼塘的产量,应当在现有条件下,对比较容易改变的各种限制因素,如多增氧、少耗氧、调整合适的硬度、酸碱度等,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一、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主要季节。由于养殖鱼池的饲料投入量加大、水温升高、鱼类代谢增强,故夏季鱼塘易引起鱼病传播和泛塘。因此,夏季养鱼要先养水,水质的优劣与否,是夏季鱼类饲养成败的关键。药物改良适合改良水质的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主要季节。由于养殖鱼池的饲料投入量加大、水温升高、鱼类代谢增强,故夏季鱼塘易引起鱼病传播和泛塘。因此,夏季养鱼要先养水,水质的优劣与否,是夏季鱼类饲养成败的关键。药物改良适合改良水质的
1、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和起到直接增氧的作用,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每月要求注水5次以上,亩产2000斤以上的,每月注水7次以上,当水质变浓,鱼的食欲不振,透明度在2
1、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和起到直接增氧的作用,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每月要求注水5次以上,亩产2000斤以上的,每月注水7次以上,当水质变浓,鱼的食欲不振,透明度在2
底质好,水质自然好;水质好,底质不一定好。健康养殖是从综合调控底质与水体水质开始的,底质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能否健康生长。不良环境是养殖鱼类发病的主要因素,致使底质改良为中心的水质管理已成为
底质好,水质自然好;水质好,底质不一定好。健康养殖是从综合调控底质与水体水质开始的,底质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能否健康生长。不良环境是养殖鱼类发病的主要因素,致使底质改良为中心的水质管理已成为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水质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也最为剧烈,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由于残饵、污物、有害物质增多,极易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发病甚至死亡。我县绣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结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水质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也最为剧烈,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由于残饵、污物、有害物质增多,极易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发病甚至死亡。我县绣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