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霉病的诊断和防治
Posted 分枝
篇首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鳃霉病的诊断和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鳃霉病是由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上引起的鱼病。主要发生的鳃霉病有两种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 菌丝体比较粗直而少弯曲,通常是单枝延长生长,分枝很少,不进入血管和软骨,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中生长;另一种是寄生于青、鳙、鲮鱼鳃上的鳃霉,它的菌丝常弯曲成网状,分枝特别多,分枝沿着鳃丝血管或穿过软骨生长,纵横交错。
一、发病特征与诊断
感染鳃霉病急性型的病鱼,出现病情后几天内即大量死亡,表现为鳃出血,部分鳃丝颜色苍白,鱼不 摄食,游动缓慢。慢性型发病的病鱼,死亡率稍低,坏死的鳃丝部分腐烂脱落,鳃丝贫血,呈苍白色。诊断鳃霉病必须借助显微镜确诊。剪少许腐烂的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鳃霉菌的菌丝。
二、防治方法:
1、经常向池中注入新水,改善鱼池水质,可减少此病发生。
2、改用稻草粪肥直接沤水法为混合堆肥法来培育鱼苗鱼种,改茶饼清塘法为生石灰清塘法,可以预防鳃霉病的发生;
3、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
相关参考
病原体: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1)血鳃霉。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9.6微米。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
病原体:我国鱼类上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1)血鳃霉。寄生在草鱼的鳃丝,菌丝体直径为20~25微米,孢子体直径为7.4~9.6微米。仅在鳃小片的组织上生长。 (
对病鱼进行鳃部检查时,可发现这样的症状: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鳃小片肿大粘连,鳃小片充血、出血。 (1)预防。 ①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可防止该病发生。 ②
对病鱼进行鳃部检查时,可发现这样的症状: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鳃小片肿大粘连,鳃小片充血、出血。 (1)预防。 ①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可防止该病发生。 ②
近几年利用土池养金鱼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鳃霉病,发病的均为2—4厘米的金鱼,此病发生突然,死亡率很高,发病率达50%,损失很大。一、此病流行情况本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
近几年利用土池养金鱼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鱼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鳃霉病,发病的均为2—4厘米的金鱼,此病发生突然,死亡率很高,发病率达50%,损失很大。一、此病流行情况本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
流行特点:从鱼苗到成鱼都可被感染,但主要危害鱼苗到鱼种阶段的鮻、青、曹、鲤、鲢等鱼。鮻鱼苗对此病特别敏感,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90%以上。5---8月为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对着光照可见鳃瓣上有
流行特点:从鱼苗到成鱼都可被感染,但主要危害鱼苗到鱼种阶段的鮻、青、曹、鲤、鲢等鱼。鮻鱼苗对此病特别敏感,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90%以上。5---8月为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对着光照可见鳃瓣上有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生物性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鱼类鳃病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生物性因素和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鱼类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