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越冬前期的饲养要点
Posted 鱼类
篇首语: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鱼类越冬前期的饲养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鱼类越冬前期是指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这一时期。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时水温较低,鱼类停止摄食,因而不投喂食料和放松饲养管理,鱼类在没有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只能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维持旺盛的基础代谢和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体重下降过快,这是导致越冬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鱼类越冬前,关键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 加强越冬前的喂养,增强鱼类御寒能力从我县的气候条件来看,这一时期水温大多在15℃以上,鱼
类并没有停止摄食。鲢鳙鱼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冬季水温降至0.5℃时仍然摄食和增重。草、鲤等鱼类的摄食和增重水温为5℃左右。在越冬前期坚持投喂饲料,不仅鱼体的生理指标能保持正常水平,而且平均生长率达12%.翌年养殖成活率提高了24%。
二加强水质管理,为鱼类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
这时水温较低,水质相对稳定。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溶氧含量不高,很多有害物质不能及时被氧化,在水中积累;加之降雨量较少,水位迅速下降,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
1经常加注新水,保持稳定的水位。在水位过浅的情况下,水温受气温的影响较大而频繁发生变化,容易引发鱼类患一种类似高等动物的感冒症状。还因水体缩小而使鱼群密度增大,代谢废物和有害气体浓度提高,对鱼类危害较大,特别容易引起鱼种的大批死亡。当水位下降10厘米时就必须加注新水,保持水位稳定。
2提高水体钙、磷浓度,保持良好水质条件。冬天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使池水逐渐变为弱酸性,对鱼类生理活动产生有害作用,降低了对不良环境和寒冷的抵御力。泼洒石灰溶液既增加了钙质,促进浮游植物繁殖制造氧气;又能调节和稳定水体酸碱度,有利于增强鱼体抗寒力和应激反应。
相关参考
淡水白鲳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大陆饲养的淡水养殖品种。由于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
淡水白鲳是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大陆饲养的淡水养殖品种。由于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
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必须加强越冬管理,管理得好,可避免或减少鱼类越冬死亡。1、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越冬情况:越冬池要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越冬池应定期检查水质、水色、池鱼活动情况,定期测定水中溶氧量。
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必须加强越冬管理,管理得好,可避免或减少鱼类越冬死亡。1、专人负责,及时检查越冬情况:越冬池要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越冬池应定期检查水质、水色、池鱼活动情况,定期测定水中溶氧量。
利用温室越冬鱼类,使鱼类越冬的整个过程以及越冬的环境条件完全处于人为的控制之下,只要方法得当,应强于室外越冬。然而近几年也有大批死亡现象,分析原因,除建筑上存在问题外,主要还是由于对温室的水域理化性状
利用温室越冬鱼类,使鱼类越冬的整个过程以及越冬的环境条件完全处于人为的控制之下,只要方法得当,应强于室外越冬。然而近几年也有大批死亡现象,分析原因,除建筑上存在问题外,主要还是由于对温室的水域理化性状
鱼类安全越冬是鱼类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一套保证池塘养鱼安全越冬的有效技术方法:1、池塘要求越冬塘水深(冰下有效水深)应维持在1.5~2.0m,池塘底泥为10
鱼类安全越冬是鱼类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一套保证池塘养鱼安全越冬的有效技术方法:1、池塘要求越冬塘水深(冰下有效水深)应维持在1.5~2.0m,池塘底泥为10
当池塘的水温降低到8℃以下时鱼类便进入了越冬期,在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活动量明显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生长速度减缓。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鱼类进入了越冬期而放松对其的管理。由于越冬期内鱼类已停
当池塘的水温降低到8℃以下时鱼类便进入了越冬期,在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活动量明显减少,新陈代谢水平降低,生长速度减缓。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鱼类进入了越冬期而放松对其的管理。由于越冬期内鱼类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