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防治措施
Posted 鱼类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鱼类疾病防治措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鱼类疾病应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预防目的。一般常用的预防方法和措施有:
1、彻底清塘。池塘是鱼类的生活场所,其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鱼类健康,所以一定要做好消灭病菌、清除敌害的工作。各种疾病的预防,首先也是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常用的药物方法有:
生石灰清塘:干塘清塘,即抽干或放干池水后只剩6~10厘米水深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进行清塘。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进行清塘。次法清塘,一般7天后可放养鱼种。生石灰能杀灭细菌、寄生虫、水生昆虫、椎实螺、害鱼、蛙卵、蝌蚪、青泥苔以及一些根浅茎软的水生植物。但是,在水较深的情况下,生石灰带水清塘除害效果不理想,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漂白粉清塘: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每亩水深1米用13.5~15千克,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3~5天即可放养。
无论用何种药物、何种方法清塘,由于水温不一样以及各种养殖品种对药物的忍耐程度不同,放养前都必须用放养的品种试一试,即试水的毒性是否消失,证明毒性消失后,方可大批放养。
2、搞好水体环境。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疾病的发生。因此,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水质变化,及时采取培肥、加水、换水等措施,改善水体环境。
3、注意操作。当操作不细心,鱼类体表受伤时,就往往造成细菌、霉菌和寄生虫的侵袭。在拉网、转塘和运输时,操作必须细心,不能马虎,以免鱼体受伤,感染疾病。
4、做好“四定”投饲。“四定”投饲是根据我国渔民长期养鱼实践,总结出的积极防病措施。
5、做好药物预防。在疾病流行季节和放养苗种时,进行药物预防,也是防止鱼类生病的重要措施。具体用什么药,采取什么方法,都有具体的要求。总的来说,药物预防包括苗种药浴、全池泼洒药物、投喂药饲、食场和工具消毒等措施。
6、免疫预防。免疫就是对病原体产生抵抗力而不会发病。这是行之有效的、很有价值的预防途径。
7、生态学预防方法。鱼类生活在水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利用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蔓延的目的。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环境无污染,应该提倡。
8、做好检疫工作。这可防止从外地购进苗种时,病原随同带入池塘。
相关参考
越冬后,鱼类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鱼类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早春,细菌、寄生虫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杀灭效果较好。因此,早春防治鱼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防
越冬后,鱼类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鱼类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早春,细菌、寄生虫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杀灭效果较好。因此,早春防治鱼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防
鱼类“浮头”是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判断鱼类得病与否和水质变化的重要象征。鱼类“浮头”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缺氧浮头溶解氧含量过低会导致鱼类浮头,当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施用有
鱼类“浮头”是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判断鱼类得病与否和水质变化的重要象征。鱼类“浮头”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缺氧浮头溶解氧含量过低会导致鱼类浮头,当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施用有
对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虽然较多,但要使发病的水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对防治的方法及用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的原则。 一、预防措施 1.提高鱼体自身抵抗
对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虽然较多,但要使发病的水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对防治的方法及用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的原则。 一、预防措施 1.提高鱼体自身抵抗
入秋后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是养殖鱼类的主要上市期,频繁的拉网捕捞、并塘和放养等操作易使鱼体受损伤,同时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各类病害的发生。秋季鱼类病害综合
入秋后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是养殖鱼类的主要上市期,频繁的拉网捕捞、并塘和放养等操作易使鱼体受损伤,同时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各类病害的发生。秋季鱼类病害综合
根据往年经验,5月份为我市养殖鱼类病害高发季节,目前已经有部分养殖户养殖鱼类开始发病,望养殖户加强预防。 一、鲈鱼每年4月底至五月为我市养殖鲈鱼病害高发季节,尤其是寄生虫病害,对我市养殖鲈鱼造成了较
根据往年经验,5月份为我市养殖鱼类病害高发季节,目前已经有部分养殖户养殖鱼类开始发病,望养殖户加强预防。 一、鲈鱼每年4月底至五月为我市养殖鲈鱼病害高发季节,尤其是寄生虫病害,对我市养殖鲈鱼造成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