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生经验交流
Posted 共生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虾稻共生经验交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平桥镇张文豪通过土地流转,承包该镇平安栈村二百多亩稻田,采用“虾稻共生”模式养殖小龙虾,获得虾稻双丰收,年纯收达到26.7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稻田的选择及改造
选择田埂坚固不漏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防洪性好的壤土稻田作为“虾稻共生”生产稻田。在稻田中距埂脚2米处挖宽2.5米,深1.2米的环形沟,沟面积占田面积的10%,开沟的泥土用于加高、加宽田埂,加固田埂时应夯实。加固成形后田埂高于田面0.8米,田埂四周用0.7米高水泥瓦围严密作防逃网。稻田进排水口需安装拦网。
二、亲虾及苗种投放
模式1:每年8月底至九月初向环形沟投放亲虾,亩放5—10千克,初次养殖投放量加倍,亲虾应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艳,体型较大的个体,雌、雄放养比例为3:1。
模式2:虾苗投放:9—10月投放2—3厘米的虾苗1.5万尾/亩或4—5月投放3—4厘米的幼虾1万尾/亩。
三、饲养管理及施肥
8月底投放的亲虾应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虾总重量的2—5%,同时应投喂水草、麸皮、饼粕等植物性饲料,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翌年3月,应及时投放水草,水草用量为100㎏—150㎏/亩,每周投放一次动物性饲料,每天傍晚投喂1次人工饲料。投喂量是稻田存虾重量的1—4%,可以用饼粕、麸皮、米糠等。
稻田的施肥,亲虾或虾苗投放前应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生物有机肥40㎏,中期根据水质补施腐熟的农家肥100—200㎏/亩,保持水质透明度35㎝,严禁使用碳酸氢铵等有害化肥。
虾沟应用二氧化氯消毒,并在其中种植水草,投放适量水蚯蚓、田螺等天然饲料,水草面积控制在沟面积的10%。
四、水稻栽培
虾稻共生稻田只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选择叶片张角小、抗病虫害、抗倒伏、株型紧的中稻品种,一般采用免耕、撒播方式进行,要求宽行、稀植,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性好、光照充足。
五、成虾捕捞
捕捞时间4月中旬至10月底,用2.5—3㎝网眼规格的地笼捕捞,隔几天换一个地方,捕大留小。同时,根据捕捞情况每亩补放3—4㎝虾苗1000—3000尾。
六、病害防治
稻田生态养虾病害较少,一般定期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即可预防病害的发生,稻田禁用除虫剂等农药。
相关参考
李店的小龙虾规模养殖起步于2010年,当地胜产野生小龙虾,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高升,杨保安看到了养殖小龙虾的大好前景,跑到湖北潜江去学习虾稻共生的养殖技术,并开始投入小龙虾的养殖中来。夏天的每
李店的小龙虾规模养殖起步于2010年,当地胜产野生小龙虾,小龙虾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高升,杨保安看到了养殖小龙虾的大好前景,跑到湖北潜江去学习虾稻共生的养殖技术,并开始投入小龙虾的养殖中来。夏天的每
技术概述:通过对稻田进行稍加改造,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连作,即9~10月中稻收割后,在稻田里养殖克氏原螯虾,第二年的4~5月收获成虾,5月底至6月初整田、插秧,如此循环轮替,从而使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得到
技术概述:通过对稻田进行稍加改造,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连作,即9~10月中稻收割后,在稻田里养殖克氏原螯虾,第二年的4~5月收获成虾,5月底至6月初整田、插秧,如此循环轮替,从而使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得到
青田县方山乡举办稻鱼共生技术培训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书发行仪式
3月1日,青田县方山乡举办稻鱼共生技术培训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书发行仪式,县农业局、水利局相关领导及专家出席仪式,来自全乡的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等40人参加此次培训会。方山乡是着名的“田鲤
青田县方山乡举办稻鱼共生技术培训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书发行仪式
3月1日,青田县方山乡举办稻鱼共生技术培训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书发行仪式,县农业局、水利局相关领导及专家出席仪式,来自全乡的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等40人参加此次培训会。方山乡是着名的“田鲤
鱼菜共生中的“菜”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蔬菜,而是指水生栽培作物。通过鱼菜共生这个高大上的面纱,我们可以追溯到国内历史悠久的稻田养鱼,并从此寻觅到这种科技的雏形。中国稻田养鱼历史有2000年以上。北魏农
鱼菜共生中的“菜”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蔬菜,而是指水生栽培作物。通过鱼菜共生这个高大上的面纱,我们可以追溯到国内历史悠久的稻田养鱼,并从此寻觅到这种科技的雏形。中国稻田养鱼历史有2000年以上。北魏农
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点及其实验证据。
(一)内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其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主要论据: (1)基因组在
(1)内共生假说主张,祖先原核细胞是厌气性的,具有内吞固体物的能力。祖先原核细胞吞入好气性原核细胞,彼此建立了互利的内共生关系。宿主为内共生体提供了营养条件和保护环境,内共生体则为厌氧宿主体提供了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