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田泥鳅成鳅养殖技术
Posted 泥鳅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莲藕田泥鳅成鳅养殖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池塘建设:选择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5~8平方米、深60厘米以上的坑,最好用砖砌一下。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为30~40厘米,坑和沟的面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和化肥及藕田晒田时作为泥鳅的栖息场所,同时又便于集中捕捞。
2.培水与放种:藕池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厘米,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每亩用量为100~200千克。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3~4厘米长的鳅种,每平方米放养密度为15~30尾,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3.饲养管理: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加注新水。
相关参考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慈菇田、荸荠田养鳅等生态间作模式。这些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是很好的遮阳物,水田深度也符合泥鳅的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公斤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公斤成鳅。稻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慈菇田、荸荠田养鳅等生态间作模式。这些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是很好的遮阳物,水田深度也符合泥鳅的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0.2公斤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公斤成鳅。稻
涟源市最初养殖泥鳅的是斗笠山镇天井村的邵赛雄,他从外地自费学习泥鳅养殖技术,掌握了从鳅苗孵化到成鳅养殖的一整套成熟的泥鳅养殖技术,他从2007年开始搞泥鳅鳅苗孵化和成鳅养殖,养殖水面30多亩,成鳅年产
涟源市最初养殖泥鳅的是斗笠山镇天井村的邵赛雄,他从外地自费学习泥鳅养殖技术,掌握了从鳅苗孵化到成鳅养殖的一整套成熟的泥鳅养殖技术,他从2007年开始搞泥鳅鳅苗孵化和成鳅养殖,养殖水面30多亩,成鳅年产
在藕田里套养泥鳅,不仅可以提高莲藕的生产量,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还能促进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1、藕田鳅塘建设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藕田四周需加高
在藕田里套养泥鳅,不仅可以提高莲藕的生产量,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养殖效率,还能促进藕池水生态环境的平衡。1、藕田鳅塘建设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藕田四周需加高
近年来,随着莲藕种植效益不断攀升,部分农户将淤塞严重的鱼池用来种植莲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莲池底质大多使用有机肥料,随着有机肥料的分解,池水中的水生生物会大量繁殖,而这些水生生物是泥鳅天然的适口饵料。
近年来,随着莲藕种植效益不断攀升,部分农户将淤塞严重的鱼池用来种植莲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莲池底质大多使用有机肥料,随着有机肥料的分解,池水中的水生生物会大量繁殖,而这些水生生物是泥鳅天然的适口饵料。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生活于水底的淤泥中。由于其体形小,成鳅一般体长10~20厘米,加之身体光滑,一般很难捕捉。挖捕,秋后水温逐渐降低,泥鳅畏寒纷纷钻入池底淤泥中,此时可逐渐放干池水,用铁锹等工具逐块翻泥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生活于水底的淤泥中。由于其体形小,成鳅一般体长10~20厘米,加之身体光滑,一般很难捕捉。挖捕,秋后水温逐渐降低,泥鳅畏寒纷纷钻入池底淤泥中,此时可逐渐放干池水,用铁锹等工具逐块翻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