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农业技术与养鱼的关系
Posted 鱼类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稻田农业技术与养鱼的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利用稻田养鱼首先要照顾到稻作,必须在不防碍水稻增产的原则下进行养鱼,但在施行农业技术措施时也应照顾到养鱼的利益,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
一、施用化肥与养鱼的关系
在稻田中施化肥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而稻谷需要的氮、磷、钾等肥料,同时也是培养鱼的饵料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盐类,所以稻田的肥料多少, 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丰歉,二者利害一致,没有矛盾,但在施用化肥时要注意肥料的种类和数量,否则会因施用不当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用化肥做底肥时,一般可在整田前选用每亩 l0kg 碳酸氢氨和 10kg 过磷酸钙混合施入田中,然后翻平耙田,隔5-6天后放鱼、插秧。施追肥时,每次每亩安全用量分别为:尿素或碳酸氢氨 5-7.5kg;硫酸铵10-15kg; 过磷酸钙 5-10kg;氨水25kg;氯化铵对鱼类生长不利,应少施或不施。
在施用化肥的方法上要适当,先排浅田水,使鱼集中到鱼沟或鱼溜中,然后再施肥,让化肥沉于田底层,让稻根据田泥吸收此后再加水至正常深度,这样对养鱼无影响。改用化肥作基肥,用有机肥作追肥,量少次多,分片施撒。有的地区将化肥混合泥土做成颗粒状肥料,采取根部插施的方法, 这样可起到肥效高、用量少、对鱼安全无害的作用。
二、施用农药与养鱼的关系
在稻田养鱼中,施用农药时,应先了解鱼类对常用农药的忍受程度,剧毒农药应少用或不用,使用农药除要准确计算用量外,还应注意撒药方法。
通常粉剂农药在早晨有露水时使用;水剂要尽量喷洒在水稻茎叶上。撤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1、干水撒药法。在撤药前将水放干,让鱼集中在鱼沟鱼溜中,然后进行撒药,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再加水提高水位。
2、深水撤药法。先把田水加深,再进行撤药。
3、对半田撤药法。即对稻田分区,各区轮换撒法。
4、药物浸秧法。插秧先将苗根部放在药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插秧,这种方法治螟虫有特效。上述几种方法都要因地制宜根据药物所需的条件进行恰当的选择,只要选择对了,对鱼、稻均有利。
三、晒田与养鱼的关系
晒田对水稻生产是一项增产措施.其目的:一是使禾苗粗壮,根系发达;二是控制分蘖,这种做法与养鱼要求保持一定水深是矛盾的,而在养鱼稻田中挖鱼沟和鱼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晒田方法:先是排干田水,让鱼种进入鱼沟、鱼溜中, 就可晒干。但稻田养鱼有时也不需要晒田,其理由:一是鲤鱼种、罗非鱼有钻浸习性,能松动土壤,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这就达到了晒田的第一个目的。二是在养鱼稻田中可加深田水来控制禾苗的无效分蘖。这是因为一部分无效分蘖的功芽可作为鱼类的饲料被摄食,另一部分幼芽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照而闷死在水中。晒田是以缺少水分来控制无效分蘖,而深水灌田是以缺氧来控制无效分蘖,对此两种控制无效分蘖的方法一般认为深水灌田的效果大于晒田效果。所以,养鱼稻田多采用深水灌田代替晒田的方法。
四、稻田养鱼安全度夏五项措施
1、经常疏通鱼沟、鱼溜。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加上鱼类的活动旺盛,鱼沟、鱼溜极易被堵塞,使沟、溜内的水位降低, 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为此应每 3-4 天进行疏通一次,确保鱼沟宽 40 厘米、深30厘米,鱼溜深60-80 厘米,并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通。
2、保持稻田养鱼水位。稻田水位的深浅直接关系到鱼类生长速度的快慢。如水位过浅,易引起水温发生突变,可导致鱼类大批死亡,因此,稻田养鱼的水位要比一般稻田高出10 厘米以上,并且每2-3天灌注新水一次,以保证水质的新鲜、爽活。
3、做到“四定”把投饵。一定质,即所投草料要鲜嫩,精料要无霉变,粪肥要经过发酵处理;二定量,即投饵量以掌握在当天吃完为好;三定时,即以早上6-7时,下午 5-6 时投饵为宜。中午切勿投饵;四定位,即投饵的位置以选择在鱼溜内为宜,因鱼溜内水位较深,便于鱼类集中摄食,同时也为清除残饵及鱼类的粪便提供了方便。
4、搭好凉棚。夏天,除了保持稻田一定水位外,最好在鱼溜上方用稻草搭一个凉棚遮阳,同时还可以在鱼溜内放养水浮萍等水生植物,既可作为鱼类的饵料,又可起到遮阳避暑的作用。
5、合理施肥。夏季如稻田确需施肥,应坚持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无机肥,并做到少量多次。
相关参考
稻田养鱼是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的一种综合种养模式。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类丰收的目的。一般稻田养鱼主要养殖鲤、鲫鱼、湘云鲫
稻田养鱼是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的一种综合种养模式。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类丰收的目的。一般稻田养鱼主要养殖鲤、鲫鱼、湘云鲫
1、施肥技术。肥料不能撒在鱼类集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施用化肥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
1、施肥技术。肥料不能撒在鱼类集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施用化肥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
模式化稻田养鱼技术是近年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开发、试验研究、完善和提高,逐步形成的水产养殖新技术。此项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稻田生态条件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不与种植业争地的基础上增产水产品。在稻田
模式化稻田养鱼技术是近年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开发、试验研究、完善和提高,逐步形成的水产养殖新技术。此项技术可有效地利用稻田生态条件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不与种植业争地的基础上增产水产品。在稻田
一般情况下,每亩稻田养殖生产成鱼30— 50公斤 ,还可以促进水稻增产,这是因为鱼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杂草,浮游动物,底动物和部分害虫,直接或间接起到增施肥料的作用。(一)稻田养殖的条件与方式稻田
一般情况下,每亩稻田养殖生产成鱼30— 50公斤 ,还可以促进水稻增产,这是因为鱼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杂草,浮游动物,底动物和部分害虫,直接或间接起到增施肥料的作用。(一)稻田养殖的条件与方式稻田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既可增产粮食,又生产了水产品;既可减少病虫害,少施化肥、农药,又可减少中耕除草,节省劳动力;同时还有利于防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既可增产粮食,又生产了水产品;既可减少病虫害,少施化肥、农药,又可减少中耕除草,节省劳动力;同时还有利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