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池塘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Posted 漂白粉

篇首语:我要做的绝不止此。我不是寻求者。我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淡水鱼池塘养殖的常见病害防治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鱼病的发生是鱼体、环境条件和病原体之间失去平衡所产生的现象,是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鱼类的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和环境条件恶劣时,有病原体的存在就有可能发生鱼病。一般来说,下列情况容易使鱼得病:鱼种质量不好,体质差、受伤或已带病菌;水源水质不好;饲料质量不佳,营养或新鲜度达不到要求;放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善、水质恶化等。

对池塘养鱼来说,由于水体大,发病初期不易察觉,一旦发现,病情已经不轻,且通常摄食量大减甚至停食,给用药造成困难,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鱼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因发病而带来的损失。比较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是:

1、彻底清塘消毒,改善环境条件:经常清除塘底淤泥,换注新水。放种前要用生石灰、漂白粉进行池塘消毒,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漂白粉25公斤,加水全池泼洒。

2、放养优质鱼种,进行鱼体消毒:应选择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损伤、不带病原体的优质鱼种放养,放养前可用药液浸洗,方法是每立方米(吨)水加入20公斤食盐或20克高锰酸钾或10克土霉素溶解后浸洗鱼种5-20分钟。

3、给鱼种注射疫苗:比较成熟的有草鱼“三大病”(烂鳃、肠炎、赤皮)疫苗以及草鱼出血病疫苗,现在还推出了鳜鱼病疫苗和甲鱼病疫苗等。

4、投喂药物饲料:定期(一般每10~15天为一个疗程)给鱼类投喂药物饲料,以防止鱼病的发生。

5、进行饲料、食场和渔具的消毒:青饲料投喂前应先用水洗干净,再用漂白粉水浸泡30分钟;在食场周围或进水口挂上几小袋硫酸铜和漂白粉;对发病池塘用过的渔具,要用漂白粉、硫酸铜等药液浸洗消毒,再经日晒。

相关参考

常见的淡水鱼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弥渡,常年气候温和,淡水资源丰富,小库塘较多,常年有利于淡水鱼的高密度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如何作好病害防治又是一关键环节,肠炎病是常见的一种,又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肠炎病病名

常见的淡水鱼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弥渡,常年气候温和,淡水资源丰富,小库塘较多,常年有利于淡水鱼的高密度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如何作好病害防治又是一关键环节,肠炎病是常见的一种,又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肠炎病病名

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

鱼类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

鱼类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盈江县淡水池塘养殖鱼类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盈江县淡水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病(原)因1、病原的侵害病原就是致病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寄生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绦虫、线虫等寄生虫。2、非正常的环境因素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氧

盈江县淡水池塘养殖鱼类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盈江县淡水池塘养殖鱼类疾病发生的病(原)因1、病原的侵害病原就是致病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寄生原生动物、单殖吸虫、绦虫、线虫等寄生虫。2、非正常的环境因素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氧

淡水池塘养殖常见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一、鱼出血病【病原】:鱼出血病病毒。【症状】:主要识别特征为病鱼体外各组织器官和亵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甚至全身出血。【防治方法】: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2、发病季

淡水池塘养殖常见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一、鱼出血病【病原】:鱼出血病病毒。【症状】:主要识别特征为病鱼体外各组织器官和亵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甚至全身出血。【防治方法】: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2、发病季

淡水小龙虾病害防治技术初探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小龙虾病害越来越多,弊病损失也越来越大。要取得较的养殖效益,必须生态养殖和病害防控一起抓,贯彻“预防为

淡水小龙虾病害防治技术初探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小龙虾病害越来越多,弊病损失也越来越大。要取得较的养殖效益,必须生态养殖和病害防控一起抓,贯彻“预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