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七要素
Posted 泥鳅
篇首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泥鳅养殖七要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池塘环境
池塘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池塘定期加水,一般池塘的面积在1-3亩即可,池塘的水深最好为50-60厘米,池底平坦无淤泥,做好防逃措施,每亩用50公斤的生石灰混合15公斤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
2、基肥给足
在池塘中放养泥鳅苗种之前需要给足底肥,培植生物饵料,可以选择家禽家畜的粪便,通常情况下每平方米施的肥料在10-15公斤。
3、苗种放养
每平方米水面投放3-4厘米的泥鳅苗种40-50尾,泥鳅苗种下塘时需要用3-5%的盐水浸泡5-10分钟,避免出现水霉病等病害。
4、饵料投喂
一般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投喂的饵料大约是成鳅体重的4%-5%,气温达到25℃-28℃时,泥鳅进食量较大,应适当的多投喂一些饵料,帮助泥鳅更好更快的生长,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相应减少。坚持“四定”投饵,一般选择在傍晚投喂最佳。
5、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换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6、日常管理
实时对池塘的水温做监测,当水温在30℃以上时,要注入新水,降低水温,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除此以外,要做好巡塘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解决。
7、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防逃设施要完善,鳅种的质量要严把关,饲料检查要仔细,严禁浪费,水质、病害要控制好。
相关参考
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做好泥鳅养殖的病害预防工作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
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所以养殖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并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做好泥鳅养殖的病害预防工作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淡鲜美,还具有滋补药用功能,历来受人们的喜爱。2009年唐店后滩养殖场科技入户示范户刘登全开展泥鳅池塘高产养殖试验,试验面积5×667㎡,经4-5月的养殖,亩产1820kg,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淡鲜美,还具有滋补药用功能,历来受人们的喜爱。2009年唐店后滩养殖场科技入户示范户刘登全开展泥鳅池塘高产养殖试验,试验面积5×667㎡,经4-5月的养殖,亩产1820kg,
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因此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
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因此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
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可以池塘生态养殖,与其它鱼类混养或藕田养殖泥鳅皆可。池塘生态养殖一、养殖环境养殖场应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周围无污染源的场
泥鳅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可以池塘生态养殖,与其它鱼类混养或藕田养殖泥鳅皆可。池塘生态养殖一、养殖环境养殖场应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周围无污染源的场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近年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苗种常出现供给不足,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近年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苗种常出现供给不足,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