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Posted 水位
篇首语: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河蟹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河蟹的池塘养殖,应非常注重对水体水质的调控,可以通过对养殖水体采取定期加换新水、种植水草、定期用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等措施,使养殖水体的水质充分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一、水位调控:进入夏季特别是7-8月的高温期,河蟹的生长速度加快,这一阶段的水位应随气温的渐增而相应调高,控制在120-150cm,高温季节池塘水位应加至满塘水位,9月份以后视水温的高低逐步调低水位,全年最高水位不超过2.0m。
二、透明度的控制:池水的透明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测试水体的透明度,通过换水、加水、药物调控等方法来调控,使透明度保持在 厘米,保持充足溶养。
三、水草密度的控制: 水草覆盖率5月份之前控制在30%~40%,5~6月控制在40%~50%,7~8月控制在60%~70%,全年水草覆盖率不超过70%。
四、其他技术措施:适量使用生石灰,少量多次,PH值保持在弱碱性 ;定期换水,小排小进,溶养保持在5mg/L以上;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通过实践证明,它是目前水质调控效果最好,既经济又实惠的微生物制剂,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关参考
水质调控主要包括水位的控制、水质因子的调控以及水体植物栽培三个方面。只有科学地进行水质调控,才能保证最佳的水产品养殖环境,保证水产养殖的高效和优质。水位的控制科学合理地控制水位能够保证水体的资源被鱼类
水质调控主要包括水位的控制、水质因子的调控以及水体植物栽培三个方面。只有科学地进行水质调控,才能保证最佳的水产品养殖环境,保证水产养殖的高效和优质。水位的控制科学合理地控制水位能够保证水体的资源被鱼类
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也是粪便残饵的分解容器,又是浮游生物的培育池,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之间的生态平衡,造成水中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大量富积,严重影响
养殖水体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也是粪便残饵的分解容器,又是浮游生物的培育池,这种“三池合一”的养殖方式,容易造成“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之间的生态平衡,造成水中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大量富积,严重影响
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能够创造条件使养鱼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无公害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指标不仅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基本要求,还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
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能够创造条件使养鱼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无公害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指标不仅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基本要求,还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由粗放、半精养到精养,工厂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水域污染日趋严重,导致病害的频繁发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大量广谱抗生素及其它药物的使用,致病细菌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由粗放、半精养到精养,工厂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水域污染日趋严重,导致病害的频繁发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大量广谱抗生素及其它药物的使用,致病细菌
在池塘养殖中,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优质颗粒饲料的应用,鱼产量大量增加,在产量增加的同时,有机污染(残饵、粪便、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大量积累,远远超过了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并且易产生暴发性疾
在池塘养殖中,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优质颗粒饲料的应用,鱼产量大量增加,在产量增加的同时,有机污染(残饵、粪便、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大量积累,远远超过了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并且易产生暴发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