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Posted 黑鱼
篇首语:有的时候难过的不是结局不够好,而是真诚没有被善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黑鱼出血病的防治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鱼出血病是黑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流行于5~9月份,多表现为病鱼胸鳍基部和靠近鳃盖后缘的体壁两侧有垂直鱼体侧线的出血条纹,出现出血症状,3~4天即有大批暴死的现象。
黑鱼出血病的诱因有多种,养殖密度过高、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胁迫因素,都可以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发病;极端天气变化也会引发该病;另外,某些人为因素也会诱发该病,比如过量投喂,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也会加重此病。根据以往的经验,投料过多是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停止投料可以避免肠道遭受进一步损伤,有利于肠道恢复。
预防措施采取“调水+内服药物”的做法,由于长期投料过量,大多养到后期的鱼塘底质都很差,在停饵当天用调水解毒类产品先调水改底,如碧水安、速解安,分别按1米水深1瓶/2亩和1瓶/4亩的用量全池泼洒;等水质调好后,再内服抗菌类药物消炎。
对于已发病的,治疗过程一般采取先治病再调水的方法:第一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暴血停控制死鱼数量不再上升,同时内服具有清热解毒的大黄粉,当死鱼情况得到控制后,第二天再全池泼洒维生素C和抗应激类产品,以提高鱼体抗应激能力,第三天再用蓝矾、溴氯海因全池消毒,待死鱼量降下来后,再调水。
相关参考
一、症状 该病较常见。鱼鲺寄生后,鱼鲺的口刺激鱼体,分泌毒素,造成鱼体极度不安,产生狂游、窜跳现象。体表黏液增加,容易并发腐皮病、水霉病,对鱼种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5.9月较为多见。
一、症状 该病较常见。鱼鲺寄生后,鱼鲺的口刺激鱼体,分泌毒素,造成鱼体极度不安,产生狂游、窜跳现象。体表黏液增加,容易并发腐皮病、水霉病,对鱼种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 5.9月较为多见。
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每月投喂“保肝宁”、“健胃散”、维生素C等鱼类保健品,持续5—6天,以加强生鱼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四,病害防治生鱼的养殖是一个集约化、高密度的
每15—2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调节水质,每月投喂“保肝宁”、“健胃散”、维生素C等鱼类保健品,持续5—6天,以加强生鱼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四,病害防治生鱼的养殖是一个集约化、高密度的
发病机理在越冬前,塘底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卵,随着水温升高,寄生虫便大量繁殖,极易侵染体质较差的生鱼。一般,大多数寄生虫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目前越冬期间如斜管虫、小瓜虫、车轮虫等病害开始抬
发病机理在越冬前,塘底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卵,随着水温升高,寄生虫便大量繁殖,极易侵染体质较差的生鱼。一般,大多数寄生虫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目前越冬期间如斜管虫、小瓜虫、车轮虫等病害开始抬
1.水霉病。防治方法,在拉网运输和放养等操作时要尽量仔细,防止鱼体受伤;用0.1PPM的孔雀石绿或0.5PPM的甲基蓝进行全池消毒,鱼种发病时,可采用10PPM的孔雀石绿或3-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浸洗
1.水霉病。防治方法,在拉网运输和放养等操作时要尽量仔细,防止鱼体受伤;用0.1PPM的孔雀石绿或0.5PPM的甲基蓝进行全池消毒,鱼种发病时,可采用10PPM的孔雀石绿或3-5%浓度的食盐水溶液浸洗
1.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较长,从4—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9月,水温在28~32℃,发病呈慢性型。上年发病鱼池,第二年开食后一个星期左右,就有该病发生。 2.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上浮水面,反应
1.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较长,从4—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9月,水温在28~32℃,发病呈慢性型。上年发病鱼池,第二年开食后一个星期左右,就有该病发生。 2.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上浮水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