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环境改良方法

Posted 水质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池塘环境改良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前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方法导致池塘的承载量不断增加,给养殖水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别是池塘水质及底质过度污染,严重的破坏了池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鱼.吓,蟹长期处于高应激,高紧张状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侵害,出现生长缓慢,厌食,体弱,疾病不断死亡。水体是水产动物生长,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而水环境的好坏是主要由池塘水质及底质所决定的,因此改良池塘水质及底质是养殖成功的必须条件。

常用的环境改良方法有如下几点。

1 清塘

池塘排净水,必须将塘低晒干至龟裂,也可将表层淤泥冲洗干净再晒塘,生石灰的用量一定要充分泼洒均匀,消毒要彻底。采用生石灰及茶麸,菌毒杀可以达到彻底清塘的目的。

生石灰加茶麸,菌毒杀方法;生石灰每亩用80-100公斤全塘泼洒,进水至1-1.2米深,将侵泡24小时的茶麸水全塘泼洒,茶麸用量为每亩10-15公斤。

2养殖过程中常用的底质改良产品

(1)沸石粉,白云石粉,每亩每米水深使用沸石粉或白云石粉25-50公斤,可起到除去水中95%氨氮,净化水质增加溶氧的作用,同时提高水体总碱度稳定水质。

(2) 光合细菌,一般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2-5公斤,能有效改良池塘水质,加速营养物质循环,稳定水质,保护水生环境。

(3)枯草芽孢杆菌,一般用量每亩每米0.5公斤(1.5米水深)使用前须火花,如使用同时开动增氧机或投入高能氧则效果更佳。

(4)活性黑土,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氮及COD等有害物质。一般用量为每亩每米深水体0.7-1公斤,使用时应先用淡水溶解后再全池泼洒。

相关参考

池塘水色的鉴别与改良方法

1.定期测水。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常年养鱼,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0-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每半个月1次,使鱼处于最佳生长水域环境。必须注意:PH值高于8.5不利于鱼生长,P

池塘水色的鉴别与改良方法

1.定期测水。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常年养鱼,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0-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每半个月1次,使鱼处于最佳生长水域环境。必须注意:PH值高于8.5不利于鱼生长,P

池塘养鱼应该看色辨质施改良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一、红水  池塘水色变

池塘养鱼应该看色辨质施改良

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可以通过水体颜色、氨氮含量、底泥颜色等的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一、红水  池塘水色变

河蟹养殖方法

一、多措并举保证水质良好。六月份应对池塘水体进行1~2次解毒,对池塘底质进行2~3次改良,利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四周及投饵处进行改良,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6月份,蟹池中早期布局的各类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期

河蟹养殖方法

一、多措并举保证水质良好。六月份应对池塘水体进行1~2次解毒,对池塘底质进行2~3次改良,利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四周及投饵处进行改良,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6月份,蟹池中早期布局的各类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期

改良池塘水质的主要措施

1、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和起到直接增氧的作用,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每月要求注水5次以上,亩产2000斤以上的,每月注水7次以上,当水质变浓,鱼的食欲不振,透明度在2

改良池塘水质的主要措施

1、注水。注水可以改善水质和起到直接增氧的作用,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凡亩产1500斤以上的鱼塘,每月要求注水5次以上,亩产2000斤以上的,每月注水7次以上,当水质变浓,鱼的食欲不振,透明度在2

池塘底质改良是水产养殖的重中之重

池塘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水质的优劣,好的底质不仅能为微生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提供生存场所,还能分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因此,底质改良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工作,必须重视起来!底

池塘底质改良是水产养殖的重中之重

池塘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水质的优劣,好的底质不仅能为微生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提供生存场所,还能分解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因此,底质改良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工作,必须重视起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