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病的诊断和防治

Posted 气泡

篇首语: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气泡病的诊断和防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鱼苗鱼种阶段,成鱼很少见。

一、发病特征与诊断

1、是鱼池中施了过多的未发酵腐熟的肥料。因为未发酵的肥料在池底积压多了,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许多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小气泡,徐徐冒出水面,鱼苗误将这些小气泡当作食物吞入,积聚多了,慢慢地变成了大气泡,充积在肠内,从而增大鱼的浮力,使病鱼上浮,失去平衡能力,即行死亡。

2、是由于池水中的氮含量达到饱和状态所引起。据报 道,1升水中含氮量达到18.6-19.73毫克,便可使鱼发生气泡病。

3、是水中的氧气达到过饱和状态所引起。池塘内的水生藻类如金鱼藻过多,在强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而释放大量的氧气于水中,使水中的氧气过饱和,在鱼的体表、鳍上、鳃上形成许多气泡,也可使鱼的浮力增加,失去正常的游动能力而死亡。

二、防治方法:

1、禁止在鱼苗池中施放未经发酵的肥料;施肥和投饵要适量,防止池塘中的腐殖质过多;

2、清除鱼池中的水草,控制水质的肥度,保持水质肥、爽、活;

3、往病鱼也中冲注新水,可防止病情恶化,加入新水后,病情轻的鱼可以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相关参考

鲟鱼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

鲟鱼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在鱼苗、鱼种阶段均能发生,尤其对鱼苗危害最大,发病率高达80%以上,是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应重视该病预防。  发病原因  (1)渔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池底经分解消耗水中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鱼类气泡病,在鱼苗、鱼种阶段均能发生,尤其对鱼苗危害最大,发病率高达80%以上,是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应重视该病预防。  发病原因  (1)渔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池底经分解消耗水中

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病?a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1629.html'target='_blank'style='color:#136ec2'>颍河愠赝斗殴辔淳

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病?a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1629.html'target='_blank'style='color:#136ec2'>颍河愠赝斗殴辔淳

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技术

病?a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1629.html'target='_blank'style='color:#136ec2'>颍河愠赝斗殴辔淳

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技术

病?a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1629.html'target='_blank'style='color:#136ec2'>颍河愠赝斗殴辔淳

鲟鱼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危害与防治

一、气泡病症状  1.游动:仔鱼旋转游动,侧卧间歇片刻后又重复旋转游动,持续一段时间后随着体能大量消耗,旋转游动频率降低,渐渐浮游于水面,如果症状加剧,会出现仔鱼腹部向上,漂浮于水面的现象。在此阶段,

鲟鱼苗种培育阶段气泡病的危害与防治

一、气泡病症状  1.游动:仔鱼旋转游动,侧卧间歇片刻后又重复旋转游动,持续一段时间后随着体能大量消耗,旋转游动频率降低,渐渐浮游于水面,如果症状加剧,会出现仔鱼腹部向上,漂浮于水面的现象。在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