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鱼种成活率

Posted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提高鱼种成活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提高投放鱼种成活率是养鱼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把握好关键五点。

一、放养时间

冬至后惊蛰前是最佳投入鱼种时间,此时水温都在5℃~10℃,有利鱼种捕捉运输和分拣挑选,但宜选择晴天操作,遇雨雪风冻天气不宜放养,以防冻伤鱼种,影响下塘鱼的成活率。

二、选好鱼种

俗话说:“种好鱼满塘”。优质的鱼种,肉质肥满结实,体形正常,鳞片完整,体表光滑,体色和眼睛明亮,拿在手中跳动激烈,在水中顶游力强。因大规格鱼种投放后,适应性强,抗病力也更强,成活率也就高,一般草鱼每尾重250克、鳊鱼每尾重为50克、鲢鳙鱼每尾重100克以上。

三、鱼种运输

短途可采用水桶挑运,每100公斤水装10厘米左右长的鱼种1000尾;长途宜用车运,每吨水装运10厘米长鱼种3000尾~3500尾,活水船运输,每吨水装鱼种1万尾左右,但运输要快,并且在装鱼的水里放一些菜叶等软绵漂浮物,用来缓冲水的振动,减轻对鱼的颠簸和摩擦。

四、鱼种消毒

为增强其抗病能力,防止鱼种投放后感染疾病而死亡,鱼种投放前,一定要经过消毒才能投入。消毒方法:用3%~5%的食盐浸洗 5分钟~10分钟,或用3%的漂白粉和每立方米水用8克硫酸铜浸洗5分钟~20分钟,草鱼种还要注射0.2毫升~0.5毫升经过10倍稀释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防治病毒性出血病。

五、鱼种救护

外购的鱼种,由于运输途中过度颠簸,体力消耗过大而产生昏迷“翻白”现象,若不进行救护,极易死亡。当发现鱼种昏迷“翻白”时,立即把鱼种放在水温为5℃~10℃的避风向阳的清水中,用手在水中浇水,使水花均匀地撒在鱼肚面上,浇水频率应接近鱼的呼吸频率,直至鱼能游动为止。这样鱼种由于受水波的振动,迫使鱼体运动,从而增强鱼种血液循环,并及时供给呼吸所需的氧气,尽快恢复体力,浇水又能洗去鱼体上和鳃内的泥水等污物

相关参考

如何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  越冬前要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  二、保证鱼种越冬水质优良,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1、池塘选择:面积2至5亩、池底淤泥厚10至20

如何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  越冬前要投喂一些高蛋白的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  二、保证鱼种越冬水质优良,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1、池塘选择:面积2至5亩、池底淤泥厚10至20

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技术要点

冬天将至,气温降低。如何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搞好鱼种越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注意:一、适当投食保膘。一般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

提高越冬鱼种成活率技术要点

冬天将至,气温降低。如何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鱼种的越冬成活率,搞好鱼种越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注意:一、适当投食保膘。一般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

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种的成本在整个生产周期占有很大比重。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降低养殖成本与风险?现提供以下几点供各养殖户参考: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

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种的成本在整个生产周期占有很大比重。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降低养殖成本与风险?现提供以下几点供各养殖户参考: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

提高鱼种成活率技术

(鱼种培育阶段,尤其是夏花下塘到驯化集群摄食颗料饲料的前期阶段,鱼苗具有个体小,适口饵料少;食性由幼鱼转为成鱼,食谱逐步由狭转宽;群体间易因吃食不均而造成个体大小差异;生长快,新陈代谢水平高,对水质要

提高鱼种成活率技术

(鱼种培育阶段,尤其是夏花下塘到驯化集群摄食颗料饲料的前期阶段,鱼苗具有个体小,适口饵料少;食性由幼鱼转为成鱼,食谱逐步由狭转宽;群体间易因吃食不均而造成个体大小差异;生长快,新陈代谢水平高,对水质要

管好水质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水质是影响越冬鱼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管好水质要着重抓好pH值和溶氧两个指标。一、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要求pH值在7-8之间,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危害。实践表明

管好水质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水质是影响越冬鱼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管好水质要着重抓好pH值和溶氧两个指标。一、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要求pH值在7-8之间,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危害。实践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