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洱源县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病技术

Posted 漂白粉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云南省洱源县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病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天是鱼病的高发季节,此时流行性细菌感染症就是池塘养殖的主要防治工作,现将我的实际操作介绍如下。

一、病原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鱼病,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弯曲,有时弯成圆形、半圆形、V形、Y形。较短的菌体通常是直的。菌体长短很不一致,大多长2~24微米,个别长37微米,宽0.8微米。菌体无鞭毛,通常作滑行运动或摇晃颤动。病症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耻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鱼鳃瓣感染了粘细菌以后,引起的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烂和“侵蚀性”出血。另外有人观察到鳃组织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三个过程,并且分为慢性和急性两个类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流行情况 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每年的7~9月为流行盛期。1~2龄草鱼发病多在4~5月。

二、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在草架的每边挂密篓3~6只,将竹篓口露出水面约3厘米,篓装入100克漂白粉。第2天换药以前,将篓内的漂白粉渣洗净。连续挂3天。

(3)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拌饲料投喂,一天1次,连喂3~6天。

相关参考

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

一、病原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群众又称此病为“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表

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

一、病原柱状嗜纤维菌(原叫柱状曲桡杆菌)。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故群众又称此病为“乌头瘟”。病鱼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鳃片表

洱源县积极做好鱼类烂鳃病的防治工作

洱源县水产站在开展农技体系改革示范工作中,为了确保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现就常见的烂鳃病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病原】鱼害粘球菌【流行情况】此病在草.青.鳙.鲤等鱼都可发生,而主要危害

洱源县积极做好鱼类烂鳃病的防治工作

洱源县水产站在开展农技体系改革示范工作中,为了确保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现就常见的烂鳃病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病原】鱼害粘球菌【流行情况】此病在草.青.鳙.鲤等鱼都可发生,而主要危害

烂鳃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1、病原及病因烂鳃病是由黏球菌侵入鱼的鳃部所致,特别是鱼鳃瓣受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边缘附着污染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

烂鳃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1、病原及病因烂鳃病是由黏球菌侵入鱼的鳃部所致,特别是鱼鳃瓣受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刺伤,或拉网等机械损伤后,细菌感染而引起。2、症状病鱼鳃丝腐烂,末端软骨外露,鳃瓣边缘附着污染物或大量粘液;鳃盖骨的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柱状嗜纤维菌等感染所致。主要感染养殖对象的鳃部。感染部位细菌密集,肉眼可见黄色圆柱状菌落。在高温季节,尤以草鱼、青鱼易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柱状嗜纤维菌等感染所致。主要感染养殖对象的鳃部。感染部位细菌密集,肉眼可见黄色圆柱状菌落。在高温季节,尤以草鱼、青鱼易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

积极做好鱼类烂鳃病的防治工作

洱源县水产站在开展农技体系改革示范工作中,为了确保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现就常见的烂鳃病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病原】鱼害粘球菌【流行情况】此病在草.青.鳙.鲤等鱼都可发生,而主要危害

积极做好鱼类烂鳃病的防治工作

洱源县水产站在开展农技体系改革示范工作中,为了确保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做好鱼病防治工作,现就常见的烂鳃病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病原】鱼害粘球菌【流行情况】此病在草.青.鳙.鲤等鱼都可发生,而主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