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水稻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
Posted 养分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根据水稻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稻的需肥规律是指水稻一生中从环境中吸收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相对数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据此,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可作为计算一定产量下经济施肥量的依据之一。
对氮、磷、钾三种要素来说,每生产100公斤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2:1:3。其中,粳稻和晚稻需氮多于籼稻和早稻,但需钾则相反。同时水稻还需较多的硅,一般每100公斤稻谷需吸收硅17.5~20.0公斤。
水稻各生育时期需肥的动态变化规律是:分蘖期以前吸收的养分较少,其中氮比磷、钾多;随着水稻的逐渐生长,对养分的吸收逐渐增多,到穗分化期,吸收养分最多,约占全生育期的50%左右;抽穗后至成熟吸收养分显著减少。水稻对氮肥的需求早于磷肥和钾肥,而且前期需氮较多。
根据上述需肥规律,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就能提高水稻使用化肥的效益。如在水稻生长初期追施少量氮素化肥,既提高了肥效,又能达到促进早期分蘖和根系发育、培育壮苗的目的;水稻移栽后,为早缓苗、早返青,适量追施速效氮、磷化肥,效果也十分明显;进入有效分蘖期,水稻营养生长旺盛,需肥较多,利用率高,应加大追肥量。
对于双季稻,插秧后应早施分蘖肥;对于晚粳稻,要重视拔节肥的施用,因这个阶段的施肥增产作用与经济效果更大。当然,全部施肥过程都要重视氮肥和磷肥的有机配合,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化肥本身的肥效和化肥使用的效益。
水稻进入穗分化期后,生殖生长逐渐旺盛,追施氮肥对促进长穗作用十分明显,但应适量,防止造成贪青晚熟,降低产量与效益。抽穗后,进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此时,水稻需肥量明显减少,可采取投资少、见效快的叶面喷肥的方法追肥。
相关参考
棉花的需肥规律是指导棉花施肥的理论依据之一。提高棉花使用化肥的效益,就是要按照棉花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达到提高单位化肥用量所获得的棉花产量的目的。 棉花一生对养分吸收的一般规律是:苗期吸收量较少
棉花的需肥规律是指导棉花施肥的理论依据之一。提高棉花使用化肥的效益,就是要按照棉花的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达到提高单位化肥用量所获得的棉花产量的目的。 棉花一生对养分吸收的一般规律是:苗期吸收量较少
蔬菜的需肥规律是指在蔬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的数量、比例的动态变化趋势,是蔬菜合理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的基本依据之一。 由于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对各种无机养分吸收的
蔬菜的需肥规律是指在蔬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的数量、比例的动态变化趋势,是蔬菜合理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的基本依据之一。 由于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很多,对各种无机养分吸收的
小麦的需肥规律是指在小麦一生中,随各生育时期的阶段性变化而表现出的对养分吸收的相对数量及动态变化趋势,是指导小麦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的理论依据之一。 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籽粒,约需3公斤氮素、1公
小麦的需肥规律是指在小麦一生中,随各生育时期的阶段性变化而表现出的对养分吸收的相对数量及动态变化趋势,是指导小麦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益的理论依据之一。 一般每生产100公斤籽粒,约需3公斤氮素、1公
豆类作物一生可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一般需肥规律是:苗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开始早,幼苗出土后几天,即迅速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此期需肥量虽少,但很敏感,如果缺肥将严重影响后
豆类作物一生可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一般需肥规律是:苗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开始早,幼苗出土后几天,即迅速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此期需肥量虽少,但很敏感,如果缺肥将严重影响后
蚕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除具有年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外,在一年中还随着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蚕桑一年中的生长主要包括发芽期、旺长期、缓慢生长期和休眠期四个生育时期,其中旺长期又有春期生长和夏
蚕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除具有年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外,在一年中还随着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蚕桑一年中的生长主要包括发芽期、旺长期、缓慢生长期和休眠期四个生育时期,其中旺长期又有春期生长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