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怎样诊治?

Posted 粒细胞

篇首语: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怎样诊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床上凡遇到难于解释的胃肠道症状,有过敏性疾患史,或进食某些食物、摄入某些药物后出现或加重胃肠道症状,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者,均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应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但活检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在本病诊断过程中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钩虫、绦虫、血吸虫、粪类圆线虫等所致的寄生虫病,这些疾病各有其临床特征,且常可查到病原体;

  (2)胃肠道癌肿、恶性淋巴瘤等,也可有周围血象嗜酸粒细胞增高,但属继发性;

  (3)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除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外,其病变不仅累及胃肠道,还广泛累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脑、心、肺、肾等,且病程短、预后差,常在短期内死亡。

  对该病的治疗,首先应避免进食引起胃肠过敏的食物,间歇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本病有明显疗效。对弥漫型及手术后复发者,或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浆膜下层病变者,可用强的松,每日30~40mg,服药1~2周,症状控制后可减量维持,然后逐渐递减停药。如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显著者,可试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与强的松联合应用,每日50~100mg,服药期间应注意血白细胞减少和骨髓受抑制剂等不良反应。局限型可手术治疗,术后复发者极少见。

相关参考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怎样一种病?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特征为胃肠道有弥漫或局限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常同时伴有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Kaizser于1937年首先作了描述,Cello于1979年统计文献报道不过1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怎样一种病?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特征为胃肠道有弥漫或局限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常同时伴有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Kaizser于1937年首先作了描述,Cello于1979年统计文献报道不过1

头孢噻吩钠的不良反应

头孢噻吩钠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较常见皮疹、药物热、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病样反应等;极少见过敏性休克。2.胃肠道少见恶心、呕吐等;偶见由艰难梭菌所致的腹泻和假膜性肠炎。3.肝脏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

头孢托仑匹酯的不良反应

头孢托仑匹酯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皮疹、瘙痒、荨麻疹和发热等较多见。2.胃肠道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较多见;罕见假膜性肠炎。3.血液可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等;大剂量用药可出

呋喃妥因的不良反应

呋喃妥因的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较常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有引起肝炎的报道。2.血液系统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尚可发生溶血性

阿法依泊汀的不良反应

阿法依泊汀的不良反应1.心脑血管系统可见高血压性脑病、心悸、血压升高,偶可诱发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2.血液可见血栓形成、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3.呼吸系统偶见呼吸急促或流感样症状。4.胃肠道偶

伪膜性肠炎怎样诊断?

根据用药史,即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特别是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后,突然出现无细胞的粘液腹泻;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反而恶化,并出现腹泻,应想到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及X线检查即

伪膜性肠炎怎样诊断?

根据用药史,即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特别是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后,突然出现无细胞的粘液腹泻;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反而恶化,并出现腹泻,应想到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及X线检查即

氨曲南的不良反应

氨曲南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以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较多见,偶见过敏性休克。2.胃肠道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胃肠道症状。3.血液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嗜酸粒细胞增多、血

青霉素V钾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V钾的不良反应1.胃肠道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2.过敏反应可见皮疹(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荨麻疹、药物热、喉水肿、嗜酸粒细胞增多及其它血清病样反应等;极少见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