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慢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Posted 白术

篇首语: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医对慢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慢性痢疾,如休息痢、阴虚痢、虚寒痢及劳痢,可以由急性痢疾转变而来,也可起病即呈现慢性过程。慢性痢疾,一般病情缠绵,治疗难以奏效,但只要辨证确切,治疗精当,大多能得以缓解或痊愈,但若失治或不注意调养,病情常易逐步加重而入损途。

  (1)休息痢:下痢时作时止,日久不愈,饮食减少,倦怠怯冷,嗜卧,每因饮食不当或起居不慎、感受外邪、过度劳累或思虑郁怒而诱发。发作时,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或见赤色,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涩。

  治宜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方用连理汤加味:

  党参10g,炒白术10g,干姜10g,甘草6g,黄连5g,茯苓10g,槟榔10g,木香6g,枳实10g。

  若由思虑劳心所伤,可合归脾汤:

  炒白术15g,茯神15g,黄芪15g,龙眼肉15g,酸枣仁15g,党参10g,木香6g,炙草6g,当归3g,远志3g,生姜6g,大枣5枚。

  若由七情郁怒而起,可合痛泻要方(见中医久泻治疗)抑肝扶脾;若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治宜温中散寒,消积导滞,方用温脾汤:

  大黄12g,熟附子9g(先煎45~60分钟),干姜6g,人参9g(文火另煎),甘草3g,当归10g,官桂6g,木香10g。

  (2)阴虚痢:症见痢下赤白脓血,或下鲜血粘稠,脐腹作痛,虚坐努责(里急欲便,坐久而仍不得便),食少,心烦口干,舌质红绛,少苔或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治宜养阴清肠,方用黄连阿胶汤去鸡子黄加当归、炮姜、瓜蒌及甘草。

  黄连5g,黄芩8g,阿胶10g(烊化),白芍10g,当归10g,炮姜5g,瓜蒌10g,甘草5g

  如虚热灼津而见口渴、尿少、舌干者,可加沙参10g,石斛15g以养阴生津;如见痢下血多者,可加丹皮、赤芍、墨旱莲、地榆炭各10g以凉血止血;若湿热未清而见口苦、肛门灼热者,可加黄柏、秦皮各10g以清解湿热。

  (3)虚寒痢:症见下痢稀薄,夹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或腹部绵绵作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酸怕冷,舌淡薄白,脉沉细而弱。

  轻证治宜温中驱寒,健脾化湿,方用附子理中丸:

  熟附子10g(先煎45~60分钟),党参10g,干姜5g,炒白术9g,炙草6g。

  可加煨肉豆蔻、茯苓各9g,以助健脾燥湿之功。

  重证治宜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用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

  桃花汤:赤石脂30g,干姜9g,粳米30g;

  真人养脏汤:党参10g,当归9g,炒白术12g,煨肉豆蔻12g,肉桂3g,炙草6g,白芍15g,煨木香9g,煨诃子肉12g,炙罂粟壳3g。

  二方均有收涩固脱的作用,有时二方可合用,但罂粟壳不可久服。

  若病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用补中益气汤(见中医久泻治疗)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4)劳痢:症见痢下赤白,日久不愈,午后潮热,形体虚羸,手脚心发热,饮食无味,怯寒少气,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皮毛枯萎,肌肤不泽,两目无神,舌苔黄或淡白,脉细弱无力或虚大。

  治宜健脾益胃,敛精渗湿,方用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肉及陈皮。

  党参10g,炒白术9g,茯苓9g,山药9g,莲子肉9g,陈皮9g,炙甘草6g。

相关参考

中医对急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急性痢疾,如湿热痢、寒湿痢及疫毒痢,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则可迁延而成慢性痢疾,或邪毒内陷,内扰神明,而为厥脱神昏之变,甚或死亡。  (1)湿热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

中医对急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急性痢疾,如湿热痢、寒湿痢及疫毒痢,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则可迁延而成慢性痢疾,或邪毒内陷,内扰神明,而为厥脱神昏之变,甚或死亡。  (1)湿热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

怎样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现代医学的专科检查法,将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结合起来进行辨证,根据人的体质、年龄、季节等因素,提出具体的治法和方药。其对慢性咽炎的辨证施治内容为

中医对痢疾辨证时应注意什么?

《景岳全书·痢疾》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  故痢疾的辨证关键在于辨清寒、热、虚、实,这就必须应用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详尽地收集证候资料,仔细辨析。而其中十分重要的是

中医对痢疾辨证时应注意什么?

《景岳全书·痢疾》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  故痢疾的辨证关键在于辨清寒、热、虚、实,这就必须应用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详尽地收集证候资料,仔细辨析。而其中十分重要的是

目前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有何进展

到目前为止,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基本上有辨证施治、辨证分型用专方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四种。  (1)辨证分型治疗:根据中医理论,临床上四诊所见,将本病分为几个临床证型,各型随证加减化裁而进

目前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有何进展

到目前为止,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基本上有辨证施治、辨证分型用专方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四种。  (1)辨证分型治疗:根据中医理论,临床上四诊所见,将本病分为几个临床证型,各型随证加减化裁而进

中医是怎样对淋病辨证分型的

中医是怎样对淋病辨证分型的?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早在2000年多前就形成了独立的理论,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中医学称本病为"淋浊"、"淋证"、"花柳毒淋"等。治疗上可根据尿频、尿急、尿痛及脓性分泌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