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胰原性慢性腹泻?
Posted 脂肪
篇首语: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诊断胰原性慢性腹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胰原性腹泻是指由于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引起小肠消化和吸收不良所致的腹泻,大便特点常表现为脂肪泻,临床多见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晚期。
胰性脂肪泻的诊断须符合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
(1)病人有脂肪泻与肉质泻,胰腺消化功能试验证明对脂肪、肌肉与淀粉的消化均有障碍;
(2)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缺乏胰淀粉酶、胰蛋白酶与胰脂肪酶;
(3)分泌素兴奋试验时,胰腺无消化酶分泌或缺乏正常的分泌;
(4)131碘-油酸试验正常,而131
碘-甘油酸酯试验粪便放射性排量增加(正常为0%~4%);
(5)给予胰酶替代治疗,能改善蛋白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不良。
慢性胰腺炎时,脂肪平衡试验,粪便中脂肪含量增加,故须与“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鉴别。一般而言,前者粪便中以中性脂肪为主,且有肉质泻(肌纤维中仍有完整不变的横纹),而后者粪便中的脂肪成分以脂肪酸与结合脂肪酸为主。如饮食适当,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胡萝卜素常高于79μg%,小肠X线钡餐造影常为正常,糖耐量试验常呈糖尿病型曲线,淀粉耐量试验异常等,也与“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有别。
慢性胰腺炎有时须与胰腺癌鉴别,反复的急性胰腺炎发作病史有助于鉴别时参考,而胰腺癌只能是进行性恶化的过程。
相关参考
胃原性腹泻可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1)胃酸过少或缺乏,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萎缩、晚期胃癌等均可伴发腹泻。 (2)胃酸分泌过多,如胃泌素瘤引起的腹泻。 (3)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或胃肠瘘
胃原性腹泻可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1)胃酸过少或缺乏,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萎缩、晚期胃癌等均可伴发腹泻。 (2)胃酸分泌过多,如胃泌素瘤引起的腹泻。 (3)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或胃肠瘘
慢性腹泻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病变以及其他原因而引起,其中又以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居多。 其病因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 1)肠原性慢性腹泻 ①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 a慢性细
慢性腹泻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病变以及其他原因而引起,其中又以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居多。 其病因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 1)肠原性慢性腹泻 ①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 a慢性细
引起肠原性腹泻的原因有: (1)肠道炎症:肠道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①感染性炎症性腹泻:为最常见的一类腹泻,常见于: a.病毒感染:按发病率高低顺序分别为:
引起肠原性腹泻的原因有: (1)肠道炎症:肠道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①感染性炎症性腹泻:为最常见的一类腹泻,常见于: a.病毒感染:按发病率高低顺序分别为:
若怀疑为胃原性腹泻,应进行胃液分析,以了解胃酸的分泌情况。 胃液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其中化学检查尤其是酸度检查更为重要。 晨起空腹时插入胃管,抽出全部空腹
若怀疑为胃原性腹泻,应进行胃液分析,以了解胃酸的分泌情况。 胃液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其中化学检查尤其是酸度检查更为重要。 晨起空腹时插入胃管,抽出全部空腹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
(1)发作时,出现腹泻、腹痛等。病久则呈现慢性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有腹部压痛。 (2)大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和少量脓细胞。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3)X线钡剂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可排除其他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