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灸法治疗小儿泄泻?

Posted 泄泻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灸法治疗小儿泄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加一定药物配方制成的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体表一定腧穴上熏灼,或借艾火热力,通过经络传导,温通气血,调整机体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的一种外治法。

  一般临床上对小儿艾灸时间宜短不宜长,艾火接触皮肤宜远不宜近。民间医生常用隔姜或其他间隔物温灸,主要是防止皮肤烫伤,且可祛寒活血,增强温灸治疗作用。

  凡小儿热厥、外伤出血等,不宜艾灸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灸法如下:

  (1)可取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交界处,以艾条温和灸两侧穴位,各10~15分钟,每日灸2~3次,用于治疗各种泄泻。

  (2)艾灸长强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长强穴(尾骨尖端下方,尾骨末端与肛门之间),约距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5~7分钟,以至皮肤红晕为度。

  (3)隔姜灸脐中,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上,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姜片,距姜片大约1~2cm,灸脐中,每次灸5分钟以上,常用于治疗因风寒而致的腹泻。

  脐中灸后应外贴一小块胶布,避免脐中感伤风寒。腹部遇热、遇痛不宜灸脐中。

  (4)贴药灸:选用活血通络之中药的新鲜切片覆盖,或将一定配方的药物研细末调敷于患儿某部位或穴位上,然后温灸贴药处。用于治疗小儿泄泻伴五迟症、小儿麻痹、遗尿等症。贴药灸以肤热为度,一天一次。

相关参考

小儿泄泻的诊断和治疗法则

泄泻是以脾胃功能失调,引起便次增多,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或伴不消化食物,或夹有黏液为主的病症。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虽四时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

小儿厌食与泄泻的食疗法

由于小儿在生理、病理上与成人有差异,因此临床用药物治疗疾病时,首先要考虑尽量避免副作用。中医学中有一种用食物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食疗”。用食物代替药物治疗小儿的部分疾病,不仅避免了药物带来

小儿泄泻怎样进行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生均广泛运用。此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及脏腑调和的作用,从而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适用于治疗5岁以下小儿的某些疾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小儿泄泻怎样进行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生均广泛运用。此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及脏腑调和的作用,从而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适用于治疗5岁以下小儿的某些疾病,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加减六神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体会

小儿腹泻,即现代医学所称之消化不良,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以数月至二、三岁之婴幼儿易患此病。其特点是大便泻下暴注稀薄如水,或加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吐泻并见,日泻数次甚至数十次。由于病情转变迅速

小儿泄泻时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有哪些?

叶孝礼老中医从事了30余年的儿科临床工作,总结出了十大治疗法则:  (1)去积消食法:按“伤食宜消”法则,临床上对伤食泻多采用去积消食法。常用消食药品如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谷芽等。若乳积或鱼肉积

小儿泄泻时中医常用的治疗法则有哪些?

叶孝礼老中医从事了30余年的儿科临床工作,总结出了十大治疗法则:  (1)去积消食法:按“伤食宜消”法则,临床上对伤食泻多采用去积消食法。常用消食药品如山楂、鸡内金、神曲、麦芽、谷芽等。若乳积或鱼肉积

小儿泄泻如何进行针刺疗法?

小儿针刺在选穴治疗上与成人大体相同,但因不易取得合作,故在手法上、补泻关系上有一定区别。一般要求取穴少而精,针刺宜浅刺、速刺而不留针,手法宜轻而不宜重。小儿针刺不像成人那样有气感传导,只能凭施术者心领

小儿泄泻如何进行针刺疗法?

小儿针刺在选穴治疗上与成人大体相同,但因不易取得合作,故在手法上、补泻关系上有一定区别。一般要求取穴少而精,针刺宜浅刺、速刺而不留针,手法宜轻而不宜重。小儿针刺不像成人那样有气感传导,只能凭施术者心领

小儿慢性泄泻的葱姜按摩与食疗法

小儿泄泻,多发于夏秋季节。引起本病的原因多为喂食过多,多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婴儿断奶时喂食不当,或吃了不洁食物等,其他如受凉感冒也可以引起泄泻。泄泻的次数,轻者一天几次,重者十几次,大便像蛋花汤样,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