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掌握急性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和方法

Posted 燥湿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掌握急性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和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急性肠炎属实邪致病、来势凶猛、发病急骤、变化突然。病因常为脾伤积湿。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主受纳,喜润恶燥。脾升胃降,表里为助,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一旦燥湿平衡失调,易现“湿胜则濡泻”,本病病机在于脾胃的运化失职,脾升不及,则下溜而泻。急性肠炎以实邪为主,故祛邪是关键,邪去则正安。无论外感、食滞、内伤均可导致湿邪内停,祛邪主以祛除湿邪。祛湿之法不外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祛风胜湿,辛通泄湿,健脾运湿、温阳化湿等。应分别根据寒、热、表、里、阴、阳、虚、实随证辨证选药,再加用健脾益胃之品。
  急性肠炎虽然是实邪致病,但亦因人而异,男、女、老、幼体质不同,具体分别对待。素有脾弱易泄泻或泻甚体弱伤及气阴者,尤应注意扶正,不能拘实邪所伤,即单认祛邪为法,而应掌握中医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的特点,因症辨证。其治之要在于虚者补之,寒者温之,食积则消导,湿热则清利,陷下必升提,滑脱需固涩。对本病常用的方法有:祛积消食法、导滞攻下法、清热利湿法、行气消胀法等。体弱久泻者,可用温中健脾法、涩肠止泻法、养阴清热法、扶阳固脱法等等。临床常见寒热、虚实证候,往往不是单纯存在,故治法也不能截然分开,须据病情,因机灵变。用药须注意几点:①清热苦寒之品,中病即止,不宜久用,否则易伤脾胃之气。②淡渗利湿之剂,不可用之过量,渗利过度则津枯阴遏。③固涩之剂,不可用之过早,固涩收敛过早,致积滞未消,余邪留寇。④攻下之剂不可多用,攻伐太过则伤元气,尤对虚弱者更应慎用。
  腹泻止后,应保护胃气,可给予参术苓草之类健脾益气。若气阴两虚,表现口干舌燥,少气懒言者,可投生脉散,益气养阴。

相关参考

中医对急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急性痢疾,如湿热痢、寒湿痢及疫毒痢,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则可迁延而成慢性痢疾,或邪毒内陷,内扰神明,而为厥脱神昏之变,甚或死亡。  (1)湿热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

中医对急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急性痢疾,如湿热痢、寒湿痢及疫毒痢,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如果失治或误治,则可迁延而成慢性痢疾,或邪毒内陷,内扰神明,而为厥脱神昏之变,甚或死亡。  (1)湿热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

中医对慢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慢性痢疾,如休息痢、阴虚痢、虚寒痢及劳痢,可以由急性痢疾转变而来,也可起病即呈现慢性过程。慢性痢疾,一般病情缠绵,治疗难以奏效,但只要辨证确切,治疗精当,大多能得以缓解或痊愈,但若失治或不注意调养,病

中医对慢性痢疾怎样辨证治疗?

慢性痢疾,如休息痢、阴虚痢、虚寒痢及劳痢,可以由急性痢疾转变而来,也可起病即呈现慢性过程。慢性痢疾,一般病情缠绵,治疗难以奏效,但只要辨证确切,治疗精当,大多能得以缓解或痊愈,但若失治或不注意调养,病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急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热淋”范畴,主要分为湿热下注和热毒壅盛两型,其症舌脉见上题。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和外治两种。  (1)内治法  ①湿热下注型本证属急性前列腺炎的早期证侯,治宜清热利湿。  方药:八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急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热淋”范畴,主要分为湿热下注和热毒壅盛两型,其症舌脉见上题。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和外治两种。  (1)内治法  ①湿热下注型本证属急性前列腺炎的早期证侯,治宜清热利湿。  方药:八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方面

(1)辨病缓急: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证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泻,腰膝怕冷,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治疗则脾肾同治。  (2)辨病重:一般泄泻

中医怎样治疗阴囊湿疹

中医怎样治疗阴囊湿疹?   中医治病主要是辨证施治。中医常把阴囊湿疹分为湿热下注证和阴亏血燥证两型来治疗。湿热下注证相当于急性阴囊湿疹,阴亏血燥证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1)湿热下注证 可见阴囊起

中医对急性肠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学没有急性肠炎的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呕吐、腹痛、泄泻、霍乱、绞肠痧、脱证等病证范畴。其病因有感受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