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中辨治与专方如何结合?
Posted 哮喘
篇首语: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哮喘治疗中辨治与专方如何结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哮喘一般分寒热虚实四证治疗。
(1)寒喘
对于寒喘的发作,自汉以来,皆沿用小青龙汤、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2000年来,未有进展。麻黄一药,被认为治喘之传统药。其用量要适当,对有效的 用一般剂量即能见效,无效的剂量再大亦不能如意,有的甚至出现毒性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主要作用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达到平喘效果。但用量过大,反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副作用,故临床应正确掌握麻黄的用量。用砒石治疗哮喘的记载,始见于宋《圣济总录》。自宋以后,以迄元明,用砒治喘者不乏记录。如以砒为主之治喘方有:八宝丹,鲫鱼圆,简易黄丸子,紫金丹,夺命丹等。临证在治疗寒喘方中加入砒矾丸,效果极显。砒矾丸(古称紫金丹)用砒石2 5g、明矾10g、豆豉30g,诸合而共研细末,糊丸绿豆大,每服6~10丸连服或间断服,但不能连用至1月,方中砒石为砷剂,有毒性,药后见效时间多为当天,亦有1~5天逐渐缓解者,少数迟至15日方缓解。
(2)热喘
对于哮喘兼有热性症状者,一般常规辨证不外乎选用银翘散、清金降火汤、大青龙汤等类方药,也有用玉涎丹(即蛞蝓、大贝捣糊为丸)的,但效果不很理想。牛黄解毒丸(或片)时医用于咽痛、便秘等症,临证在治疗热喘方药中加用牛黄解毒片,用量每次2片,每日2次,儿童酌减,不但有即时疗效(即控制喘发),而且有持久疗效(巩固不发)。牛黄解毒丸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砒,但为暖砒耳,即雄黄、雌黄,加上大黄、黄芩、牛黄等苦寒泄热药。哮喘带有热性症状者,不论大便秘结与否,加用牛黄解毒丸(或片),皆有良好效果,此法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热喘宜用牛黄解毒丸,而不宜用砒矾丸,因砒为热性药,最适宜于寒喘,如热喘者用之,非但无效,反易引发喘病或使喘促加剧。且砒石的剂量不易掌握,少则无效,多则中毒。如服用砒剂后,出现手足发热,咽干,胸闷纳呆,鼻衄,月经不调,红细胞数量增多等,都是砒之毒性反应。所以服用砒矾丸,也必须掌握应用最适当的剂量。如有肝、肾疾病,严重心脏病,肺结核咯血或哮喘兼有热性症状者,皆宜慎用或忌用。
(3)虚喘
张景岳曰:“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者不能升,吞之苦不能降,劳动则甚,但得长一息为快也。”此形象地描写了虚喘的症状,包括脾虚(气虚)、肾虚及肺肾两虚,临床可归纳为三类论治。一以肺气虚为主者,选用补中益气汤、人参五味子散之类方,或平日单服人参;二以肾虚为主者,辨证选用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或右归丸三类,或左、右归丸混合,每次9g,每日2次,平日常服;三以肺肾两虚为主者(包括肾不纳气),即择参蛤散、七味都气丸、参附汤等。《局方》黑锡丹亦可用,但不可常服。三者之中,注重补肾,对于虚人哮喘发作期间,亦可标本同治,只要辨证得当,随症灵活加减,必取佳效。
(4)实喘
张景岳曰:“喘有虚实。实则胸胀气粗,声高气涌,膨膨然苦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哮喘不论表寒表热、肺胃实热,辨证上凡未见脏腑虚证及气虚表现者,均属实喘。临床上凡寒热证可辨者,疗效一般较好,无证可辨者,则效果欠佳,古方“定喘汤”中白果一味,《本草纲目》谓其“定喘嗽”,治人咳气喘,取此方多用无证可辨之哮喘,而达敛肺平喘之效,另有一新方,用合欢皮、老鹳草各30g,碧桃干15g,地龙9g,半枝莲15g,临床治疗实喘,效果显著,方中合欢皮、碧桃干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老鹳草含解药素,有祛痰、扩张支气管作用;地龙含琥珀酸,具有扩张气管及抗敏作用;半枝莲清热解毒以消炎,还有一单方,治疗实喘效颇佳,即用新香橼煮烂,加饴糖500g,收膏,每次1勺,每日3次,温水冲服。
专病专方
治疗支气管哮喘应当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临证常用独称的治喘专方——截喘汤。不必辨寒热虚实及哮喘发作与否,皆可用此方治。本方用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所引起的咳嗽痰多,气逆喘促都有显著疗效。处方组成:佛耳草、碧桃干、老鹳草各15g,旋覆花、全瓜蒌、姜半夏、防风各10g,五味子6g,开金锁15g。方中佛耳草(又名鼠麦曲草),出自《本草拾遗》,功专化痰止咳平喘,治一切咳喘,无问久近,昼夜无时。老鹳草,见于《本草纲目拾遗》祛风活血,清热解毒,原列为祛风湿、强筋骨类药,采于民间平喘之单方。老鹳草有祛痰、扩张支气管作用,其药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及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故能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呼吸道感染。碧桃干苦温收敛,本治盗汗、咯血,《饮片新参》有“除劳嗽”的记载,民间有治顽喘的经验,药理研究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及微血管的作用,上三味祛痰镇咳而平喘,为方中君药。旋覆花消痰平喘、降逆下气。全瓜蒌始载于《本经》,上清肺胃之热而化痰散结,下润大肠之燥而滑肠道腑,且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下气,时医不多用,兼有邪时尤不敢用,畏其“酸以敛肺,色黑入肾,核似肾而补肾”之言。用其以虚实同治、标本兼顾,治新老虚实之咳喘。此方用五味子补肾纳气,镇咳敛肺为佐。防风主除风之害,《药法类象》谓之“治风通风,泻肺实”。是一味抗过敏的良药,能抑制哮喘发作期的变态反应,清除过敏原的刺激。开金锁(即野荞麦根)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化痰止咳,使痰液分泌减少,咳喘渐减。全方中西医结合,病证互参,抓住化痰降逆主要环节,痰祛喘亦平,使支气管痉挛得以松弛,粘膜分泌物得以清除,而取降逆纳气, 化痰截喘之效。哮喘发作期用本方一般3~7剂即可见效,如结合辨证加减运用,则疗效尤显。本方如用于哮喘稳定期,能起预防及巩固作用。
治哮喘以“不发为妙”,故平时预防,早治至关重要,使喘少发或不发,形成良性循环。在预防上,除须注意气候、环境、饮食方面外,患哮喘病者在八九月间服左归丸、右归丸、人参五味子散等,可以减少发作;常服紫河车粉可以增强体质。在治疗方面,还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咳喘由咳嗽引起者,应以治咳为先,咳不止,则喘不平。②痰多者宜祛痰为主,痰祛则喘易平。痰多者应禁用麻醉药,如罂粟壳、南天竺之类中药。③气上冲者,使之下,使之平;气憋闷者, 使之宽。④闭者开之,即无汗发之,尿少利之,便秘通之。
相关参考
哮喘一般分寒热虚实四证治疗。 (1)寒喘 对于寒喘的发作,自汉以来,皆沿用小青龙汤、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2000年来,未有进展。麻黄一药,被认为治喘之传统药。其用量要适当,对有效的用一般剂
哮喘一般分寒热虚实四证治疗。 (1)寒喘 对于寒喘的发作,自汉以来,皆沿用小青龙汤、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2000年来,未有进展。麻黄一药,被认为治喘之传统药。其用量要适当,对有效的用一般剂
(1)哮喘发作期的辨证施治 ①寒喘(冷哮) 寒喘多于热喘,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更以寒喘兼阳虚者为多见。本型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闷气憋,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喜温饮。舌苔薄
(1)哮喘发作期的辨证施治 ①寒喘(冷哮) 寒喘多于热喘,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更以寒喘兼阳虚者为多见。本型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闷气憋,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喜温饮。舌苔薄
(1)哮喘发作期的辨证施治 ①寒喘(冷哮) 寒喘多于热喘,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更以寒喘兼阳虚者为多见。本型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闷气憋,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喜温饮。舌苔薄白或
(1)哮喘发作期的辨证施治 ①寒喘(冷哮) 寒喘多于热喘,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更以寒喘兼阳虚者为多见。本型发病时,喘促气急,喉有水鸡声,痰色白而清稀,胸闷气憋,面色晦滞,口不渴,或喜温饮。舌苔薄白或
(1)治疗哮喘基本方 麻黄5g,杏仁10g,地龙10g,全蝎3g(研末冲服),川芎10g。 方解:麻黄宣通肺气,解表散寒;杏仁通降肺气,化痰润燥。二药相伍,一宣一降以助肺气宣降之职。地龙、全蝎
(1)治疗哮喘基本方 麻黄5g,杏仁10g,地龙10g,全蝎3g(研末冲服),川芎10g。 方解:麻黄宣通肺气,解表散寒;杏仁通降肺气,化痰润燥。二药相伍,一宣一降以助肺气宣降之职。地龙、全蝎
(1)治疗哮喘基本方 麻黄5g,杏仁10g,地龙10g,全蝎3g(研末冲服),川芎10g。 方解:麻黄宣通肺气,解表散寒;杏仁通降肺气,化痰润燥。二药相伍,一宣一降以助肺气宣降之职。地龙、全蝎、川
(1)治疗哮喘基本方 麻黄5g,杏仁10g,地龙10g,全蝎3g(研末冲服),川芎10g。 方解:麻黄宣通肺气,解表散寒;杏仁通降肺气,化痰润燥。二药相伍,一宣一降以助肺气宣降之职。地龙、全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