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猪肉”可引起腹泻吗,如何治疗?
Posted 绦虫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米猪肉”可引起腹泻吗,如何治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含大量囊虫的猪肉俗称“米猪肉”,又称“豆猪肉”。
人吃了生的或未熟透的含囊虫的猪肉后,囊虫在人体小肠内受胆汁的刺激,头节自囊内翻出,吸附于肠壁并逐渐伸长,颈部逐渐分裂而形成链状体节,约2~3个月发育为成虫,即绦虫。绦虫是人类寄生虫之一,最常见的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这两种绦虫病从症状到诊断、治疗都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猪肉绦虫病是吃了含囊虫的病猪肉而罹患的,而牛肉绦虫则是吃了含囊虫的病牛肉而罹患的。人对牛肉绦虫卵似有先天性免疫,故一般不发生牛绦虫病。
猪肉绦虫呈扁平带状,长达2~4m,寄生于人体小肠上部,雌雄同体,其妊娠节片随粪便排出,被中间宿主猪(或牛)吞食后,在其十二指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系膜小静脉及淋巴管,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组织,尤以横纹肌为其主要寄生部位,经2~3个月发育为囊虫。
绦虫寄生人体大多为1条,少数可多条,成虫在人体寿命约数年至20年或更久。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除夺取营养外,致病作用一般较轻微,有时可有腹部不适、腹泻、消化不良、恶心、体重减轻等症状和体征,大便中常有白色虫体节片排出。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
(1)吡喹酮:成人晨起空腹顿服,15~20mg/kg,隔30分钟后服50%的硫酸镁60ml。本药为广谱驱虫药,主要作用于虫体颈部,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破坏、杀死虫体。
(2)灭绦灵(氯硝柳胺):成人2g,儿童酌减,晨起空腹一次或两次(间隔1小时),嚼碎后吞服,服药后2~3小时服硫酸镁导泻。本药能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破坏虫体,但对虫卵无作用。因副作用小,孕妇也可服用。
(3)中医药治疗:采用槟榔及南瓜子联合疗法,槟榔对绦虫的头部及前段有麻痹作用,南瓜子主要使绦虫的中、后段节片麻痹,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服用方法为:空腹口服南瓜子仁粉50~90g,1小时后服槟榔煎剂(槟榔片80g,儿童酌减,加水500ml,浸泡1夜,煎1小时后浓缩成150~200ml的滤液),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60ml。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虫体排出,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
驱虫治疗前应用小剂量氯丙嗪,防止恶心、呕吐而致全身感染。根治标准是半年内粪便中无虫卵和节片发现。
相关参考
消渴以“三多一少”、大便干结为多,而便溏、食少多为病情发展转化或治疗失当所致,因临床上比较少见,往往容易被忽视。 消渴病引起的腹泻主要有以下两个证型: (1)脾胃气虚:本型为消渴变证,症见口渴引饮
消渴以“三多一少”、大便干结为多,而便溏、食少多为病情发展转化或治疗失当所致,因临床上比较少见,往往容易被忽视。 消渴病引起的腹泻主要有以下两个证型: (1)脾胃气虚:本型为消渴变证,症见口渴引饮
误服大量、医疗用量过大或长期应用铋剂均可引起中毒。小儿铋中毒大多由于医治腹泻时应用大量次硝酸铋所引起。由于肠道细菌作用,次硝酸铋氧化成亚硝酸盐,可出现铋和亚硝酸盐双重中毒。次碳酸铋为治疗胃肠道常用药,
腹泻是新生儿和婴儿的常见病,发病的原因较多,除肠道病毒和细菌、非肠胃系统的传染病灶等引起之外,还有因喂养不足而引起的饥饿性腹泻也占相当的比例。 饥饿性腹泻是指新生儿、婴儿在喂养中由于食物的质和量不足
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呈乳白色。
逐渐向上延伸还可出现腹水和胸水,尿量减少;因胃肠道瘀血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体格检查可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颈静脉怒张,胸腔下部叩诊呈实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双肺湿性罗音较左心衰
逐渐向上延伸还可出现腹水和胸水,尿量减少;因胃肠道瘀血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体格检查可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颈静脉怒张,胸腔下部叩诊呈实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双肺湿性罗音较左心衰
孩子饥饿时常常引起肠蠕动增加,结果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另一方面吃进胃里的奶在胃肠中停留时间短,还没有被充分地消化吸收,致使大便呈蛋花汤样。同时由于肠蠕动加快,胆汁没有被肠道充分利用而排出,使大便呈绿
慢性腹泻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病变以及其他原因而引起,其中又以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居多。 其病因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 1)肠原性慢性腹泻 ①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 a慢性细
慢性腹泻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病变以及其他原因而引起,其中又以器质性疾病引起者居多。 其病因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 1)肠原性慢性腹泻 ①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 a慢性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