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糖尿病常选用哪些穴位

Posted 针刺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针灸治疗糖尿病常选用哪些穴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针刺选穴。针刺治疗糖尿病常用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②主穴为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15分钟,出针前重复运针一次再指压。
  上消:少府、心俞、太渊、肺俞、胰俞;中消:内庭、三阴交、脾俞、胰俞、胃俞;下消:太溪、太冲、肝俞、肾俞、胰俞。胰俞为治疗上、中、下三消经验穴。针刺方法为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阳经选穴:膈俞、脾俞、足三里。阴经选穴:尺泽、地机、三阴交、中脘、气海。针刺方法,两经穴位配合使用,补泻兼施,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灸法选穴。灸法治疗糖尿病常用穴位有:①承浆、意舍、关冲、然谷(《普济方》)。②水沟、承浆、金津、玉液、曲池、劳宫、太冲、行间、商丘、然谷、隐白(《神应经》)。③承浆、太溪、支正、阳池、照海、肾俞、小肠俞、手足小指尖(《神灸经论》)。
  (3)耳针选穴。耳针治疗糖尿病常选用的穴位有:①胰、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针法为轻刺激。每次取3~5穴,留针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②主穴为胰、胆、肝、肾、缘中、屏间、交感、下屏尖。配穴为三焦、渴点、饥点。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穴5~6个。针法:捻转法运针1分钟,留针1~2小时,留针期间每3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两耳交替,10次为1疗程。疗效:治疗25例,疗后三多症状减轻,血糖、尿糖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相关参考

还有哪些针灸疗法可以治疗头痛

激光针治疗血管性偏头痛,可用7~25mw氦氖激光作穴位照射,选穴参见体毫针,每次选用2~4穴,每穴照射5分钟。  艾灸治疗头痛,可将自制艾绒团20只,疼痛处放上薄姜片,姜上放置艾团,点燃,当患者局部有

还有哪些针灸疗法可以治疗头痛

激光针治疗血管性偏头痛,可用7~25mw氦氖激光作穴位照射,选穴参见体毫针,每次选用2~4穴,每穴照射5分钟。  艾灸治疗头痛,可将自制艾绒团20只,疼痛处放上薄姜片,姜上放置艾团,点燃,当患者局部有

多动症能用针灸治疗吗,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主要适用于功能性病变。而多动症正是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神志精神的异常,属于针灸的适应症。常用穴位有:内关、太冲、大椎、曲

多动症能用针灸治疗吗,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主要适用于功能性病变。而多动症正是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神志精神的异常,属于针灸的适应症。常用穴位有:内关、太冲、大椎、曲

治疗头痛时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百会: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属督脉。  头维:额角发际,当鬓发前缘直入发际2.5寸,属胃经。  头神庭:在头部正中线,入发际0.5寸,属督脉。  颌厌: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连线的上1/2段中点

治疗头痛时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百会: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属督脉。  头维:额角发际,当鬓发前缘直入发际2.5寸,属胃经。  头神庭:在头部正中线,入发际0.5寸,属督脉。  颌厌: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连线的上1/2段中点

什么叫穴位注射治疗?能否治疗精神分裂症?怎样治疗?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治疗的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在选用的穴位进行皮肤消毒,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取得针感后推入一定剂量药液,以取

什么叫穴位注射治疗?能否治疗精神分裂症?怎样治疗?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灸治疗的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在选用的穴位进行皮肤消毒,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取得针感后推入一定剂量药液,以取

怎样用针灸及穴位埋藏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近年来,由于现代实验研究的不断加深,针灸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已逐步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治疗体。  (1)体针治疗:冷哮选膻中、肺俞、尺泽、膏肓、足三里。热哮选肺俞、天空、丰隆、少商、列缺。虚哮选气海、膏

针灸治疗眼病的操作手法有什么特殊要求?

眼区穴位血管丰富、周围组织疏松,极易引起肿胀,因此眼区的穴位有别于四肢、胸背的穴位,治疗手法也不同,进行手法操作易引起球后出血,不利于疾病的观察与治疗。历代医家都不主张在这些穴位施行手法,特别是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