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Posted 细辛
篇首语:常识是事物可能性的尺度,由预见和经验组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阳不振为心气虚损进一步发展而来,关键在阳气不足而出现畏寒肢冷。治疗时宜补阳之不足,因此治则是:温补心阳,养心安神。方用乐令建中汤(《和剂局方》):党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炙甘草12g,生姜6g,大枣10g,桂枝12g,桂心12g,细辛5g,半夏12g,白芍12g,当归15g,麦冬12g。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桂枝、桂心、细辛温补心阳;茯苓、半夏健脾化痰;当归、麦冬、白芍补血养心;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凑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之功。若四肢厥冷、便溏、尿频、脉细者,属阳虚寒盛,可加用附片12~15克,以温补心肾之阳。
相关参考
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是: (1)具有心阳不振心悸气短的主要症状。 (2)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3)舌质淡或紫黯,脉微弱或结代。 (4)具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
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是: (1)具有心阳不振心悸气短的主要症状。 (2)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3)舌质淡或紫黯,脉微弱或结代。 (4)具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
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心悸气短,少气无力,声低息短,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微或沉缓、沉迟。
心阳不振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心悸气短,少气无力,声低息短,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微或沉缓、沉迟。
水气凌心心律失常,乃脾虚中阳不足,饮停心下所致。其治则是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15g,桂枝12g,白术15g,甘草6g。方中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桂枝为臣,温阳
水气凌心心律失常,乃脾虚中阳不足,饮停心下所致。其治则是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茯苓15g,桂枝12g,白术15g,甘草6g。方中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桂枝为臣,温阳
治疗心虚胆怯心律失常时应抓住虚、怯二字。其治则是:养心安神,镇惊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15g,茯神15g,炙远志10g,人参6g,石菖蒲10g,龙齿30g。方用人参益气补虚;茯苓、
治疗心虚胆怯心律失常时应抓住虚、怯二字。其治则是:养心安神,镇惊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15g,茯神15g,炙远志10g,人参6g,石菖蒲10g,龙齿30g。方用人参益气补虚;茯苓、
心血不足心律失常时的治则是: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茯神15g,酸枣仁10g,龙眼肉15g,当归15g,炙远志6g,木香6g,炙甘草10g,生
心血不足心律失常时的治则是: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茯神15g,酸枣仁10g,龙眼肉15g,当归15g,炙远志6g,木香6g,炙甘草10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