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酶抑制剂有哪些不良反应?
Posted 低血压
篇首语:人间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风光。人间最美四月天,祝你三愿皆有所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转换酶抑制剂有哪些不良反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其他降压药相比,转换酶抑制剂较为安全。在血压下降时,重要器官(心、脑、肾)的灌注保持或增加,不影响心脏收缩和传导,也不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和水钠潴留。对糖和脂肪代谢也无不良影响,为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咳嗽是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常为规律的或偶有间歇的干咳,有时伴有鼻塞或喘息,或持续性剧咳,卧位睡眠时加重。服用止咳药或抗生素均无效。女性多于男性,吸烟者更易发生,减量或停用即可减轻或消失。机理可能是与缓激肽的浓度升高有关,或者由于该药作用于迷走神经所致。
(2)味觉异常发生率约2%~10%,表现为味觉缺失,金属味,酸味或对某种食物敏感性降低。多发生于用量较大或肾功能不全者。一般继续用药2~4周后可自行消失,个别情况需要药物治疗。
(3)低血压为心衰患者用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时的最常见副作用,常出现于用药的最初24小时和有低钠血症,或联用利尿剂的患者。用本药治疗其他疾病时也常出现低血压反应,表现为眩晕,轻度头痛、头晕等,且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故开始宜用小剂量。
(4)白细胞减少转换酶抑制剂最常见的血液系统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约有1/4的白细胞减少患者同时有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部分有血红蛋白降低。这些变化多在1~3个月后发生,一般均在停药后2~4周内恢复正常,其机理可能与骨髓受抑制,过敏反应以及低血压状态,导致骨髓供血减少有关。
(5)其他如皮疹、口腔溃疡、肾毒性过敏反应等,是由于其中某个分子结构所致,当改用另一种转换酶抑制剂时,上述反应即可消除。
相关参考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一线降压药,应用时主要防治以下不良反应: 1.低血压治疗开始或增加剂量时容易发生,办法:以极小剂量起始并停用利尿剂1~2天,注意观察。 2.肾功能恶化服药后1周
(1)干咳。发生机制与体内缓激肽浓度升高有关。 (2)味觉异常。此副作用在持续用药2~4周后可自行消失。 (3)血管神经性水肿。此类反应特征是面部出现局限性水肿或面部和眼眶周围出现非对称性水肿。
(1)干咳。发生机制与体内缓激肽浓度升高有关。 (2)味觉异常。此副作用在持续用药2~4周后可自行消失。 (3)血管神经性水肿。此类反应特征是面部出现局限性水肿或面部和眼眶周围出现非对称性水肿。
第一代转换酶抑制剂为卡托普利或称巯甲丙脯酸,商品名叫开搏通,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转换酶抑制剂,现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衰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均适用。用于降压时,开始剂量12.5~25mg,每日3次口
第一代转换酶抑制剂为卡托普利或称巯甲丙脯酸,商品名叫开搏通,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转换酶抑制剂,现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衰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均适用。用于降压时,开始剂量12.5~25mg,每日3次口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转换酶抑制剂为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主要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的治疗。 (1)高血压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程度及年龄组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对高肾素活性患者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转换酶抑制剂为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主要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的治疗。 (1)高血压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程度及年龄组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对高肾素活性患者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体内有加压机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或阻断其升压活性,使血压下降。 (2)有较强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3)适应面广,可适用于不同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体内有加压机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或阻断其升压活性,使血压下降。 (2)有较强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3)适应面广,可适用于不同
(1)双侧肾动脉狭窄者。 (2)严重肾衰竭者。 (3)孕妇。 (4)高钾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