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Posted 高血压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与高血压有何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30年有人首次在尿及胰腺中发现了蛋白质胰舒血管素,又称激肽释放酶。以后在血浆及许多组织发现存在着激肽释放系统。此系统除参与炎症反应、致痛等作用外,还是重要的内源性降压系统,与高血压发病也有关系。
激肽释放酶包括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是以无活性的前体,即血浆前激肽释放酶的形式存在,故血浆中只含有微量激肽,其活性产物是缓激肽。组织激肽释放酶广泛存在于肾、胰腺、胃肠道粘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许多组织中,它以激肽释放酶原的形式在组织中合成,再经胰蛋白酶激活形成组织激肽释放酶,并可释放至血液循环。组织激肽释放酶作用于血浆激肽原Ⅰ,生成活性产物胰激肽,并可进入血浆,经氨基肽酶水解生成缓激肽。
激肽主要包括缓激肽、胰激肽和甲胰缓激肽三种。它们是不同的激肽释酶作用下的不同产物。缓激肽和胰激肽是体内最强的血管舒张物质之一。静脉注射缓激肽可引起全身小动脉舒张,显著降低外周血管循环阻力,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引起血压下降。缓激肽还具有强大的利尿钠效应,可使肾脏血流量增多,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压增高,抑制肾小管再吸收,并通过刺激入球小动脉压力感受器及致密斑而产生利尿钠作用。另一方面,缓激肽可抑制远端肾小管对钠和水重吸收及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从而促进水钠排泄。缓激肽的这种作用可被其抗体或拮抗剂所遏制。
从激肽的生物特性可以看出,它与高血压的发病可能有关。研究资料也证明,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尿中激肽释放酶的水平都显著降低。而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黑人较白人尿中激肽释放酶水平低,黑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较白人高。在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对缓激肽的降压反应明显增强,从而提示缺乏内源性激肽。有人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与体内激肽水平增高有关。因为同时应用激肽抗体,其降压作用便明显削弱。还有人报道,低肾素型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肾脏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活性增加,同时肾脏血流量增加,作者认为,其降压作用主要增加了血浆激肽水平。从以上客观事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种因盐皮质类固醇分泌过多的高血压外,其余的高血压都可能与肾脏激肽释放酶系统性低下有关。但肾脏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对肾脏的作用机理尚有许多不明之处,产生的激肽使肾脏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其结果引起的钠利尿是肾小管对钠的直接调节作用,还是通过PGS所引起的作用,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搞清,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参考
脑损伤后脑组织内缓激肽含量明显升高,其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脑细胞受伤后释放溶酶体酶:使非活性状态下的激肽原转变为游离的缓激肽或赖氨酸缓激肽; 2.脑血管受损,凝血因子Ⅶ被激活:凝血因子Ⅶ
脑损伤后脑组织内缓激肽含量明显升高,其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脑细胞受伤后释放溶酶体酶:使非活性状态下的激肽原转变为游离的缓激肽或赖氨酸缓激肽; 2.脑血管受损,凝血因子Ⅶ被激活:凝血因子Ⅶ
胰激肽原酶的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肠溶片:一次120-240U,一日360-720U,空腹服用。2.片剂:一次10-20U,一日3次,如效果不显著,可增至一次20-40U,饭前服用。·皮
胰激肽原酶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属蛋白水解酶类,是激肽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为:(1)降解激肽原,生成激肽,从而扩张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改善血管通透
甲磺酸萘莫司他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合成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药,具有抗凝、抗纤维蛋白溶酶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具体作用特点如下:(1)酶抑制作用:本药对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血管舒缓素)、血纤维蛋白
50%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病人都有高血压现象。为何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会出现如此高比例的高血压症状呢?他们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具临床专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的高血压形成是由于系统性红斑
(1)干咳。发生机制与体内缓激肽浓度升高有关。 (2)味觉异常。此副作用在持续用药2~4周后可自行消失。 (3)血管神经性水肿。此类反应特征是面部出现局限性水肿或面部和眼眶周围出现非对称性水肿。
(1)干咳。发生机制与体内缓激肽浓度升高有关。 (2)味觉异常。此副作用在持续用药2~4周后可自行消失。 (3)血管神经性水肿。此类反应特征是面部出现局限性水肿或面部和眼眶周围出现非对称性水肿。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存在于红细胞中,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浓度较高。铜参与体内30余种重要酶的构成,含铜酶大多与人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其在血红蛋白、骨骼和结缔组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铜在神经组
酮洛芬的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芳香基丙酸衍生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临床应用与布洛芬基本相同,但作用比布洛芬强,不良反应也较多。除抑制环氧化酶外,本药还有一定抑制脂氧酶及减少缓激肽的作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