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古籍对淋证是如何论述的
Posted 膀胱
篇首语: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代古籍对淋证是如何论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代医家对淋证的论述,是我们今天认识和治疗尿路感染的基础。
(1)汉代以前
淋证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血溢血泄,淋门必之病生矣”“阳明司天,初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的记载,意即阳热郁于内,则小便常为黄赤,严重时可成为小便淋漓不畅。此外,《内经》中尚有淋溲、淋满、淋秘等名称。
后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有淋证专篇,《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谓:“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云小便如粟状者,其意有二:尿道中如有粟粒阻塞,引起涩痛难忍;尿中排出砂石,状如粟粒。张仲景将淋证病机责之“热在下焦”,并提出“淋家不可发汗”。汉代名医华佗已认识到淋证是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病证,他在《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中说:“诸淋与小便不利者,皆由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营卫耗失,致起斯矣。”根据临床表现,提出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开淋证临床分类之先河。其中,关于热淋、气淋、膏淋、砂淋临床特征的描述,能够突出重点;对砂淋的成因、发病及预后也有一定认识。如“热淋者,小便涩而色赤如血也;气淋者,脐腹满闷,小便不通利而痛也;劳淋者,小便淋沥不绝,如水滴漏而不断绝也;膏淋者,小便中出物如脂膏也”。
(2)隋唐时期
隋·巢元方在其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中明确提出了淋证的病位在肾与膀胱:“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巢元方对淋症病机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的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后世多数医家所宗,成为临床上诊治淋证的主要病机理论。巢氏在归纳淋证的病机共性的同时,对不同淋证的病机特征亦进行了探讨。如“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劳淋者,谓劳伤肾气而生热成淋也”。此外,《诸病源候论》中还有“宿病淋,今得热而发者”的记述,已认识到淋证有复发情况存在。
(3)金元时期
金·刘河间强调热邪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他本于《内经》气血贵乎流通的理论,认为,淋证的病机与气血郁结有关。盖因“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庭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神无所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淋》中说:“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以小便道出焉。于是有欲出不出,淋沥不断之状,甚者窒塞其间,则令人闷绝矣。”这段话简单说明了淋证的主证、类型和发病机理。朱氏还重视心及小肠病变与淋证发生的关系,他说:“大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他还简单地把血淋和尿血区别开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血尿”,并提醒人们:“胞(膀胱)转证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或尿急疾走,或饱食忍尿,饱食走马,忍尿入房,使水气上逆,气迫于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张也。”此段话很象因忍小便而导致膀胱输尿管逆流发生的机理。
(4)明清时期
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淋》中提出了淋证应随病本不同而异其治的主张,其理由是,“淋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另一方面“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气皆相通移”,故“初起之热邪不一,其因皆得传于膀胱而成淋。若不先治其所起之本,止从末流胞中之热施治,未为善也。”张景岳《景岳全书·淋浊》认为,淋证与“积蕴热毒”有关,并把病程的长短作为辨证的一项重要内容,谓:“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无容辨矣。但有久服寒凉而不愈者,又有淋久不止及痛涩皆去,而膏液不已,淋如白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故必以脉以证,而察其为寒为热为虚,庶乎治不致误。”
清·尤在泾所著《金匮翼·诸淋》中提出了诸淋的区别并非绝对,往往与病程有关的观点:“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在治法上,他认为“散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沙石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说明他已认识到各种淋证可以互相转化,或同时存在。
总之,古代医家认识到肾虚和热邪、热毒和湿热在淋证致病中的作用,提出了淋证的发生与心和小肠以及气血病变有关,在治疗上确立了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对淋证从病因到证治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关参考
中医对淋证的分类,历代医家各有见解。《中藏经》分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诸病源候论》则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淋”统之。《备急千金要方》提
中医对淋证的分类,历代医家各有见解。《中藏经》分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诸病源候论》则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淋”统之。《备急千金要方》提
中医对惊悸怔忡之病证论述颇多,最早《黄帝内经》中就一书,有关惊悸、怔忡临床证候及脉象的论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
中医对惊悸怔忡之病证论述颇多,最早《黄帝内经》中就一书,有关惊悸、怔忡临床证候及脉象的论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
“胸痹”又称“心痹”。《素问·举痛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胸痹缓急。”并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胸痹候”
“胸痹”又称“心痹”。《素问·举痛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胸痹缓急。”并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方剂。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胸痹候”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祖国医学的“反胃”、“吐酸”、“噎膈”等症范畴。《千金要方》云:“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丹溪心法·翻胃》提出:“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祖国医学的“反胃”、“吐酸”、“噎膈”等症范畴。《千金要方》云:“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丹溪心法·翻胃》提出:“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关于淋证的病因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认识。《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认为是“热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亦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进一步提出“诸淋者,由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关于淋证的病因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认识。《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认为是“热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亦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进一步提出“诸淋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