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应该如何治疗?
Posted 肾病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痛风性肾病应该如何治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一般治疗:
饮食:富含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避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禁食动物内脏及海产品,忌酒。
饮水:嘱患者多饮水,2000~3000ml\/d。
碱化尿液:碳酸氢钠1.0g每日3次,使尿pH值维持在6.5~6.8,可促使尿酸结石溶解。
(2)降低血尿酸: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
丙磺舒: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初始量0.5g每日1次,如无反应,逐渐加至1~3g\/d,分4次口服,当血尿酸降至360mol\/L,改为0.5g\/d维持。
痛风利仙:初始25mg\/d,以后50mg\/d,不超过150mg\/d,维持量隔日50mg。
磺酰吡唑酮:起始l00mg\/d,每7~10d增加l00mg至400mg\/d,但应小于800mg\/d。上述药物副作用较轻,主要是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不适。
但对肾功能不全或已有尿石症的患者不宜使用,以免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
尿酸合成抑制剂有:
别嘌呤醇:初始量200~400mg\/d,分2次口服,必要时加至600mg\/d,待血尿酸降至360mol\/L,改维持量100~200mg\/d。该药的副作用主要为肝功能异常,上消化道出血,粒细胞减少及皮疹等。对于尿酸排出量超出900mg\/d或已有明显尿石症的病例宜选用此类药。
(3)关节炎的防治:
秋水仙碱:适用于肝肾功能或骨髓功能正常者。急性期初始0.5mg,每小时1次,或lmg,每日2次,总量达4~8mg时可减量至每日0.5mg,若症状缓解或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或虽用至最大剂量(6mg)病情无缓解,应停药。
非甾体抗炎药:消炎痛及保泰松(phenylbutazone)等均可选用。胃肠道反应大的患者可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药,如塞来考昔、罗非考昔等。
泼尼松:只有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禁忌和无效时,才可应用。一般给予中等剂量口服或静脉注射。
相关参考
若痛风患者肾病变表现突出而关节病变轻微或关节病变发生在肾病变之后,又无肾结石表现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有肾炎病史,肾小球功能障碍在先,很少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及肾结石,血尿
若痛风患者肾病变表现突出而关节病变轻微或关节病变发生在肾病变之后,又无肾结石表现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有肾炎病史,肾小球功能障碍在先,很少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及肾结石,血尿
痛风性肾病又称尿酸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肾脏的髓质、锥体等部位,其周围有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一般病情进展较为缓慢,晚期可因肾小管变性、萎缩及肾小球硬化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痛风性肾病又称尿酸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肾脏的髓质、锥体等部位,其周围有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一般病情进展较为缓慢,晚期可因肾小管变性、萎缩及肾小球硬化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痛风性肾病是由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所致。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萎缩、变性,肾小管功能受损。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
痛风性肾病是由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所致。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萎缩、变性,肾小管功能受损。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尿酸沉积于肾脏,对肾脏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作用而引起的。尿酸主要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肾间质可出现水肿、炎症反应,久之可发生纤维化,损害肾小管功能。尿酸对肾小球的损害不如肾小管和肾间质,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尿酸沉积于肾脏,对肾脏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作用而引起的。尿酸主要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肾间质可出现水肿、炎症反应,久之可发生纤维化,损害肾小管功能。尿酸对肾小球的损害不如肾小管和肾间质,
(1)慢性尿酸肾病:常见于老年男性,起病隐匿。 ①尿液变化:呈轻微蛋白尿,为持续性或呈间隙性,在合并结石或感染的情况下可有血尿。 ②其他:早期有轻度腰痛、水肿和血压中度升高,夜尿增多;结石堵塞尿路
(1)慢性尿酸肾病:常见于老年男性,起病隐匿。 ①尿液变化:呈轻微蛋白尿,为持续性或呈间隙性,在合并结石或感染的情况下可有血尿。 ②其他:早期有轻度腰痛、水肿和血压中度升高,夜尿增多;结石堵塞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