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浓缩和稀释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Posted 比重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尿浓缩和稀释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肾脏浓缩和稀释尿液的功能主要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进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以及高渗状态;远端小管及集合管上皮细胞的功能;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对肾脏浓缩和稀释尿液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临床上通过尿的浓缩和稀释试验来检测。

  (一)尿浓缩试验

  1.Mosenthal法:试验时正常进食,每餐含水量不宜超过500~600ml,除正常进餐外不再饮任何液体。

  (1)上午8时排尿弃去,白天12h内,每2h留尿1次,共6次。

  (2)再收集夜间12h尿。

  2.VolHard法

  (1)上午8h排尿弃去,以后每3小时留尿样标本1次,共4次。

  (2)再收集夜间12h的尿。

  分别准确测定每次的尿量及比重。

  正常情况下24h尿量为1000~2000ml:①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为3~4∶1;②12h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尿液最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③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小于0.009。

  (二)稀释试验

  饮水量为20ml\/kg,在20~30min内分次饮完,然后每隔半小时采集一次尿样,并记录其量。在2~4h内排出的总尿量达饮水量80%左右时,分别测各次尿样的渗透压,取最低值为结果。一般正常值为≤80mmol\/L(80mOsm\/kg·H2O),稀释试验的测定反应远端小管的稀释功能,但需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引起不良反应,故临床上极少采用。

  肾小管病变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高血压病肾功能失代偿期均可出现浓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多尿及夜尿增多,最高尿比重低于1.018,晚期尿比重固定在1.010。

相关参考

常用的肾小管功能测定方法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常用的肾小管功能测定方法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反映肾小管分泌、重吸收、浓缩、稀释以及酸碱平衡功能的一般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尿比重及渗量测定,浓缩、稀释试验,纯水清除率,肾小管重吸收水及葡萄糖和排泄

常用的肾小管功能测定方法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常用的肾小管功能测定方法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   反映肾小管分泌、重吸收、浓缩、稀释以及酸碱平衡功能的一般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尿比重及渗量测定,浓缩、稀释试验,纯水清除率,肾小管重吸收水及葡萄糖和排泄

尿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渗透压亦称尿渗量,是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数。尿比重和尿渗量都能反应尿中溶质的含量,但尿比重易受溶质微粒大小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而尿渗透压仅与溶质分子浓度相关,并不受溶质分子量的影响。

尿渗透压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渗透压亦称尿渗量,是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数。尿比重和尿渗量都能反应尿中溶质的含量,但尿比重易受溶质微粒大小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而尿渗透压仅与溶质分子浓度相关,并不受溶质分子量的影响。

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内含有游离的血(肌)红蛋白称为血(肌)红蛋白尿。其分子中含有血红素基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与联苯胺或邻联甲苯胺发生过氧化氢反应。  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尿:见于:①急性溶血性疾病(异型输

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内含有游离的血(肌)红蛋白称为血(肌)红蛋白尿。其分子中含有血红素基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能与联苯胺或邻联甲苯胺发生过氧化氢反应。  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尿:见于:①急性溶血性疾病(异型输

什么是尿三杯试验,其意义如何

临床上遇到血尿、白细胞尿(脓尿)时,为了定病变部位,可作尿三杯试验。具体过程如下: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

什么是尿三杯试验,其意义如何

临床上遇到血尿、白细胞尿(脓尿)时,为了定病变部位,可作尿三杯试验。具体过程如下: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毫升留在第三

血、尿补体第三成分(C3)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血C3测定:近来证实有部分肾炎患者是经补体旁路途径激活,即C3激活系统。因而测定血C3对肾炎的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①感染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1~2月内,狼疮性肾炎及抗肾基底膜肾

血、尿补体第三成分(C3)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血C3测定:近来证实有部分肾炎患者是经补体旁路途径激活,即C3激活系统。因而测定血C3对肾炎的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①感染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1~2月内,狼疮性肾炎及抗肾基底膜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