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脑综合征出现面瘫有何特点
Posted 综合征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桥脑综合征出现面瘫有何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桥脑综合征出现的面瘫是面神经核性瘫,因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当面神经核发生病变时,自然引起病灶同侧的核下性瘫痪,亦即面上下部肌肉完全瘫痪。因病变性质和部位的不同,面神经核可单独受累或合并脑桥其他结构同时受累。如为占位性或血管性病变,则必累及脑桥的其他结构;如累及位于面神经核内侧的外展神经和位于其腹侧的锥体束,乃组成Mil-lard-Gubler二氏综合征;如累及内侧纵束则合并前核间性眼肌麻痹或一个半综合征。同时,因有否累及三叉神经运动和感觉核,以及感觉核的传出入纤维以及脊髓丘脑束等而决定面部和躯干的感觉障碍。
病例患者男性,64岁,饮酒15年余。在洗脸时突然晕倒,吐字不清,四肢活动尚可。T36.2℃,BP22/13Kpa。神清,双眼球右侧偏视,向左侧运动受限,双瞳孔为2.0mm,左眼裂变窄。鼻唇沟变浅,左侧面部痛、触觉迟钝,右侧肢体痛、触觉减退。左上肢指鼻试验不准确,左下肢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Babinski阳性。CT扫描显示左桥脑被盖部少量出血,出血量1.0ml。经治疗20天后症状好转出院。
相关参考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的白质区域,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前肢、后肢和膝部。在内囊通过的传导束主要有皮质脑干束、皮层脊髓束、丘脑皮层束、视觉径路、听觉传导径、额、桥脑束、枕颞桥脑束和大脑皮层到
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的白质区域,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前肢、后肢和膝部。在内囊通过的传导束主要有皮质脑干束、皮层脊髓束、丘脑皮层束、视觉径路、听觉传导径、额、桥脑束、枕颞桥脑束和大脑皮层到
小脑桥脑角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为: (1)常见第5、7、8对颅神经受累,且多在早期出现;第9、10、11颅神经受累较少,并出现于疾病之晚期; (2)小脑症状是由于病变累积小脑半球所致,故出现步态蹒跚、
小脑桥脑角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为: (1)常见第5、7、8对颅神经受累,且多在早期出现;第9、10、11颅神经受累较少,并出现于疾病之晚期; (2)小脑症状是由于病变累积小脑半球所致,故出现步态蹒跚、
日本秋冈胜哉分析1981年至1988年间治疗的114例面瘫患者,其中男62例,女52例,平均年龄41.1岁,占同期门诊总数的0.3%。贝尔氏麻痹49例,Hunt氏综合征29例,外伤12例,耳手术后2例
日本秋冈胜哉分析1981年至1988年间治疗的114例面瘫患者,其中男62例,女52例,平均年龄41.1岁,占同期门诊总数的0.3%。贝尔氏麻痹49例,Hunt氏综合征29例,外伤12例,耳手术后2例
小脑桥脑角综合征是指小脑桥脑角部位的病损,出现病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损害的症状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若病损波及脑干时,则可伴有病侧舌咽、迷走神经瘫痪和对侧偏瘫、感觉障碍等。小脑桥脑角部位的
小脑桥脑角综合征是指小脑桥脑角部位的病损,出现病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损害的症状及小脑性共济失调,若病损波及脑干时,则可伴有病侧舌咽、迷走神经瘫痪和对侧偏瘫、感觉障碍等。小脑桥脑角部位的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将面瘫分为两种: ⑴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其特点是: ①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②常伴有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一般将面瘫分为两种: ⑴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为核上性面瘫,或称中枢性面瘫。其特点是: ①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②常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