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风池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
Posted 针刺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应用风池穴治面瘫如何定位、操作,穴位解剖层次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下,平风府穴,在斜方肌上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2)操作方法:患者低头伏案,或正坐位。针尖对准鼻尖方向直刺0.8~1.0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3)进针层次:
①皮肤:较厚,有头发,针刺时,有韧感。该穴部位的皮肤由枕小神经分布,其纤维来自第三颈神经。
②皮下组织:较厚,由脂肪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有第三颈神经的皮支和皮下静脉。针刺时韧性较皮肤差,并有松软感觉。
③斜方肌外侧:有结缔组织,针刺通过时韧性感觉和阻力都较皮肤小。
④头夹肌:其浅面紧靠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该肌由第二颈神经主至第五颈神经的后支的外侧支支配。针刺时通过该肌的外上部,阻力较小。
⑤头半棘肌:位于头夹肌的深面,受相应的胸神经后支支配。斜刺时,通过该肌的部分较厚。
⑥枕下三角肌:呈三角形,位于头半棘肌的深面,被脂肪结缔组织所填充,枕下神经从其深面穿出。针刺时,通过该三角外侧边缘的中点处,阻力很小并有松软感。一般针刺该穴时,不穿透枕下三角为安全。
(4)针刺意外:该穴深面的重要结构主要是延髓和椎动脉,它们分别位于寰枕关节囊的内侧和外侧。其深度距皮肤一般为1.5寸以上,所以,针刺时,其深度不超过1.2寸较为安全。正确的进针方向,其深面正对同侧的寰枕关节。若针刺朝向对侧眼外眦,其深面一般正对延髓。因此,针依次通过枕下三角、寰枕后膜和硬膜、延髓等结构,故进针过程中有松软——硬韧——突破——松软的感觉。同时,病人出现延髓损伤的症状(全身触电感、惊叫、精神异常表现,轻者有头项强痛、眼花、心慌、出汗、呕吐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一般为延髓出血。若针刺扁向同侧眼内眦,其深面一般正对同侧椎动脉,故在此方向针刺不要过深,更不能进行提插和大幅度旋转,以免伤及椎动脉,引起较严重后果(症状是针体搏动,出针后患者头痛、头晕、血压下降,故出针后应加压数分钟)。
(5)主治:面瘫、中风、神经官能症、癫痫、神经性头痛、感冒、鼻炎、高血压等。
相关参考
(1)定位:在面部,眉梢外侧凹陷处。 (2)操作方法:取正坐位,在眉毛外侧端凹陷处取穴。针法:横刺,向后或向鱼腰沿皮刺0.5~1寸。感应:局部胀感。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上神经和
(1)定位:在面部,眉梢外侧凹陷处。 (2)操作方法:取正坐位,在眉毛外侧端凹陷处取穴。针法:横刺,向后或向鱼腰沿皮刺0.5~1寸。感应:局部胀感。禁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由眶上神经和
(1)定位:在面部,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2)操作方法:取正坐仰靠位,沿目外眦直下,平迎香穴高度处取穴。针法:直刺0.3~0.5寸。感应:局部胀感。不宜直接灸。 (3)进针层次: ①
(1)定位:在面部,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2)操作方法:取正坐仰靠位,沿目外眦直下,平迎香穴高度处取穴。针法:直刺0.3~0.5寸。感应:局部胀感。不宜直接灸。 (3)进针层次: ①
(1)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2)操作方法:直刺0.2~0.3寸,此穴正对眶下孔,不可深刺;或朝直下沿经刺约1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较薄,有来自三叉神经第2支──上
(1)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2)操作方法:直刺0.2~0.3寸,此穴正对眶下孔,不可深刺;或朝直下沿经刺约1寸。 (3)进针层次: ①皮肤:较薄,有来自三叉神经第2支──上
(1)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于眉毛中间。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取穴。针法: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深05~1寸,常用于治疗眶上神经痛,面瘫
(1)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上,于眉毛中间。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取穴。针法: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深05~1寸,常用于治疗眶上神经痛,面瘫
(1)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侧卧位,于口角旁开0.4寸处取穴。针法:①向颊车穴方向透刺1 .5~2.5寸,治疗面瘫时用。②向迎香穴透刺1~2寸,治疗三叉神经
(1)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2)操作方法:取正坐或侧卧位,于口角旁开0.4寸处取穴。针法:①向颊车穴方向透刺1 .5~2.5寸,治疗面瘫时用。②向迎香穴透刺1~2寸,治疗三叉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