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如何发病的
Posted 病毒
篇首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如何发病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脊髓灰质炎病毒自口咽部或肠粘膜侵入人体后,即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内以及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颈部深层淋巴结以及肠壁集合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在1~3日内即可向咽部或肠道排出病毒。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若抗体产生早而量多,能将病毒清除则形成隐性感染而人不发病,否则,局部繁殖的病毒可经淋巴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并随血流侵犯易感的非神经组织,特别是淋巴组织。在该处生长繁殖后,又可再次进入血循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在此过程中,若机体内循环的特异性抗体已足够将其中和,可终止病毒血症而使病毒不再有机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或肠道症状。形成顿挫型感染。大多数受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或顿挫型感染。小部分受感染者,由于病毒毒力强,或由于体内特异性抗体产生过迟或不足,不能及时消灭血中的病毒,而使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中脑、延髓、下丘脑,小脑及脊髓等部位引起病变。但主要在脊髓,其次为脑干。脊髓又以颈段和腰段的前角运动细胞受损最为严重。所以,临床上以肢体瘫痪者较多,尤多见下肢瘫痪。而脑干病变又可出现颅神经运动核受损。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受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分布和轻重程度,决定临床上有无瘫痪,瘫痪的轻重和是否留有后遗症。
相关参考
患脊髓灰质炎的病人及带病毒者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者因不易发现,在疾病的传播上起主要作用。在发病早期,病毒可经飞沫和粪便传播,污染病毒的食物、水源、双手及各种用品如衣被,玩具等
患脊髓灰质炎的病人及带病毒者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者因不易发现,在疾病的传播上起主要作用。在发病早期,病毒可经飞沫和粪便传播,污染病毒的食物、水源、双手及各种用品如衣被,玩具等
儿麻是什么意思小儿麻痹症又名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
脊髓灰质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微小,直径为26~30纳米,属核糖核酸的肠道病毒。此病毒耐冷,在—70℃的低温下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但对高温及干燥极为敏感,加温60℃30分钟可灭活,煮沸及紫
脊髓灰质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微小,直径为26~30纳米,属核糖核酸的肠道病毒。此病毒耐冷,在—70℃的低温下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但对高温及干燥极为敏感,加温60℃30分钟可灭活,煮沸及紫
大疱性鼓膜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急性炎症,多与流感流行有关,亦可发生在上呼吸道其他的病毒性感染或脊髓灰质炎之后。病变多局限于鼓膜或外耳道近鼓膜处的皮肤,很少累及中耳。发病时突感耳痛剧烈,有闷胀感,
医疗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蠕虫卵和原虫四类。具体包括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基病毒、蛔虫卵、钩虫卵、血吸虫卵、阿米巴
医疗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蠕虫卵和原虫四类。具体包括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基病毒、蛔虫卵、钩虫卵、血吸虫卵、阿米巴
医疗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原性细菌,肠道病毒、蠕虫卵和原虫四类。具体包括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性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基病毒、蛔虫卵、钩虫卵、血吸虫卵、阿米巴
小儿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多发生于儿童,尤其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故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本病潜伏期3~35天,平均为5~14天。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