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药疹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治疗
Posted 药疹
篇首语: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重型药疹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治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重型药疹,一般指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型和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是一种严重的大疱形多型红斑,伴有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如畏寒、高热、脓毒病等,可有眼、口、生殖器、粘膜损害,肝肾也可受损。患者以儿童多见,病程为4~5周。引起此型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解热止痛剂、青霉素等。
剥脱性皮炎型,此型是药疹中较严重的类型,在未应用激素以前,其死亡率是高的。本型多数发生在用药时间较长者,潜伏期多在20天以上。皮疹开始为麻疹样或猩红热红斑,伴有瘙痒。很快融合致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结痂。粘膜亦可充血、水肿、糜烂。皮疹于2周左右炎症开始消退,全身片状脱屑,手足常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脱屑可反复发生,持续一个月或更长。全身常有高热,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有毛发及指(趾)甲脱落。肝、肾均易受损,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引起此型的常见药物有链霉素、鲁米那、保太松、抗癫痫药物等。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本型是药物疹中病情最严重的一型,可因感染、肺炎、败血症、肾衰、电解质紊乱或出血死亡。起病急,皮疹为弥漫性紫红色斑,迅速扩大至全身,并在此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疱内含淡黄色透明液体或呈血性,疱壁极薄,尼氏征阳性,皮损表皮稍摩擦即可脱落,留下鲜红色烫伤样糜烂面,不渗液不化脓。眼、鼻、口腔粘膜均可剥脱。病人一般情况差,皮疹灼痛,伴有高热,常在40℃左右。引起此型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解热止痛剂等。对于重型药疹,应积极进行抢救。
(1)尽早、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一般每日应用氢化可的松300毫克至60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至30毫克静脉滴注,待体温降至正常,皮疹逐渐消退后,逐渐减量并代以口服强的松片。
(2)给两种抗组胺药物口服。
(3)随时观察皮疹和全身情况,特别是心、肝、肾、造血系统的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加强支持疗法,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重症病人可静脉输入白蛋白或新鲜血液。
(5)预防和控制感染,酌情选用不易致敏的抗生素。
(6)加强局部治疗和精心护理。
(7)中医中药治疗。
相关参考
固定药疹有什么临床特征? (1)皮疹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处,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也可发生。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男性则多生于龟头、包皮、冠状沟、阴囊等处。 (2)皮疹为圆形或
固定药疹的治疗与性病的治疗有什么不同? 固定药疹是一种药物过敏反应,常发生于生殖器部位,治疗首先应停止可疑药物的使用,其次要给予一定的抗过敏药,如: (1)去氯羟氢:25mg,每日3次。
中医把固定药疹分为哪几型,怎样治疗? 中医常将固定药疹分为两型予以辨证论治,即湿热下注证型、毒入营血证型。 (1)湿热下注证型:可见阴部浮肿、潮红,甚至糜烂,灼痛瘙痒,同时有口苦口渴、小便黄。
(1)伤后一侧瞳孔进行行散大,光反应迟钝和消失,伴对侧偏瘫与昏迷,这是颞叶沟回疝的表现; (2)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应消失,多为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或中脑损伤; (3)伤后双侧瞳孔不等
(1)伤后一侧瞳孔进行行散大,光反应迟钝和消失,伴对侧偏瘫与昏迷,这是颞叶沟回疝的表现; (2)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应消失,多为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或中脑损伤; (3)伤后双侧瞳孔不等
简述脑灌注压及正常值。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脑灌注压维持多高为
脑灌注压(CPP)为平均动脉血压(MSAP)与颅内静脉压之差,由于颅内压与颅内静脉压相差仅1-2mmHg,故可将CPP代之于MSAP-ICP。CPP正常值为70mmHg-100mmHg。在重型颅脑损伤
简述脑灌注压及正常值。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脑灌注压维持多高为
脑灌注压(CPP)为平均动脉血压(MSAP)与颅内静脉压之差,由于颅内压与颅内静脉压相差仅1-2mmHg,故可将CPP代之于MSAP-ICP。CPP正常值为70mmHg-100mmHg。在重型颅脑损伤
怎样护理固定药疹? 由于固定药疹常发生于生殖器皮肤粘膜,护理十分重要。首先要预防感染,用3%硼酸水、0.1%雷夫奴尔等湿敷,可预防感染,减少炎性渗出;其次避免搔抓,避免用热水烫洗,避免用盐水、花椒
什么叫药疹呢? 药疹就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口服、注射、灌注、点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吸入、外用、药熏、阴道及膀胱冲洗等)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也有人称它为药物性皮炎。 各种药
什么叫药疹呢? 药疹就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口服、注射、灌注、点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吸入、外用、药熏、阴道及膀胱冲洗等)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也有人称它为药物性皮炎。 各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