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学知识 无脚也能水底走

Posted

篇首语: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活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趣味科学知识 无脚也能水底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河蚌和一般贝类都生活在水底泥沙之中,江河湖沟和水塘都是淡水贝类生活栖息的水域,它们通常分布在水深1~3米的沿岸带,并有一定的集群性。天气寒冷时,河蚌可以将整个身体潜埋在泥沙之中,然后只露出壳后缘部分,通过外套腔的进出水孔进行呼吸和摄食。温度较高时则把大部分躯体露出泥沙。

  河蚌中的三角帆蚌一般喜欢生活在有水流、水质清新、饵料丰富、水底质硬或泥沙较多的大中型湖泊及河流内,水体pH值在7~8左右。褶纹冠蚌对水环境要求略宽,也耐肥水、静水,pH值4.5~9.5都能适应。河蚌在3毫克/升溶氧条件下,时间一长便会引起缺氧窒息。

  河蚌的食物是淡水中的浮游植物和一些有机残屑以及少量的原生动物、轮虫。其他水生植物和甲壳类的腐败碎屑也能摄食。由于河蚌没有主动的捕食器官,靠鳃纤毛和外套膜内侧纤毛的摆动,形成水流,当食物随水流从进水管入外套腔过程中,进水孔的无数触手和鳃上、唇瓣上密生的纤毛起了选择食物的作用。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沿鳃丝向上移至鳃的基部,再向前移至唇部,再次选择后微颗粒进入口中,大颗粒则由内鳃边缘向后移动在两鳃相交之处,通过猛闭两壳排出体外。

  自然生活的河蚌是靠斧足在水底爬行的,凡经过它爬行的地方,就留下一条线沟状的“蚌路”。当水温在22℃左右时,体长10厘米的背角无齿蚌,一昼夜只能爬行2米左右,早晨6~8时,蚌闭壳歇息,这时水温低,摄食量也少。到9时以后开始伸足活动,下午3~4时,水温最高,蚌作开壳活动。如水中混蚀度大,那些非饵料物质如泥沙等沉积在外套膜和鳃表面时,就作较多的启闭壳运动,让废物随水压出体外。当水中含氧量低于4毫克/升时,双壳启闭减少,继续降低时,甚至两壳张开并伸出斧足,鳃和外套膜上的粘液分泌量增加。因此在吊养育珠蚌时,必须注意水流和蚌的活动情况,必要时采取换水和增氧措施,才能使蚌生长良好。

  天然的河蚌可以采捕后用作育珠或繁殖小蚌,采捕的季节一般在早春和晚秋。有大规模的育珠生产也需要到外地采购小蚌。运输河蚌可以采用干运法和活水运输法。干运法就是将蚌装入草包或麻袋,如用竹篓,则应上下垫湿润稻草,以保持一定湿度。如直接装车,亦要用湿草包或稻草间隔装填。运输途中不能烈日曝晒、冰冻和剧烈震动,尽量减少损伤。活水运输法是将蚌装入有活水装置的船舱内。带水运输成活率高,安全可靠。经过长途运输的蚌,一般要暂养一段时间,待体质恢复后,方可选作育珠手术之用。
 

相关参考

趣味科学知识 栓上“牛鼻”的珍珠母贝

  我们知道,天然贝类都是生活在水底的,它们喜欢在泥沙中爬行。但是生产上为了达到有计划的“放牧”,就要把育珠蚌拴养在水体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水层,以达到均匀分布,充分利用水体空间

趣味科学知识 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

   保温瓶不仅能保持热水的温度,也能使冷水或者是冰块等,在保温瓶中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   制造保温瓶的目的就是为使瓶内的温度在较长时间内

趣味科学知识 为什么红灯停,绿灯行

   大街上,每个交通路口都有红绿灯。小朋友们知道,红灯亮了各种车辆就要停下来,绿灯亮了才可以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反过来为

趣味科学知识 弹簧伸缩后为什么仍能恢复原状

   要是用力弯曲木棒,木棒就会折断,而橡胶却很有弹性,怎么弯曲都不会断。可见,物质都具有各自的性质及特点。   钢受力弯曲也能恢复原状,因

趣味科学知识 珍珠用途广泛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玲珑瑰丽的珍珠作为宫廷贡品、皇冠、皇服、珠鞋、珠帘等装饰品。随着科学发展,珍珠工艺品也越来越多:珍珠宝塔、项链、二龙抢珠、手镯、耳环、戒指、发夹,甚至胸花、领带、背心等等。用低档

趣味科学知识 兔子问题

   兔子问题   有人想知道在1年中一对兔子可以繁殖多少对,就筑了墙把一对兔子放在里面。如果每对大兔每月生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生长一个月

趣味科学知识 花罐头

   发明“花罐头”的人,是日本一个家庭主妇,叫富田惠子。有一天,她的一位邻友去西欧度假,临走时,把家中的几盆花委托她代养。由于她没有养花经验,浇水施肥不得法,可惜这几盆

趣味科学知识 珠宝无价

  美丽的珍珠,晶莹洁亮,自古就是人们喜爱的饰物;多彩的珍珠,璀璨绚丽,历来有一种特殊祥和之意;其光泽和虹彩,让人感到雍容华贵,风采倍添。珍珠淡雅如晓月,瑰丽似云霞,从古到今都与宝石、翡翠齐名,连古时

趣味科学知识 强盗的难题

   强盗的难题   强盗抢劫了一个商人,将他捆在树上准备杀掉。为了戏弄这个商人,强盗头子对他说:“你说我会不会杀掉你,如果说对了,我就放了

趣味科学知识 数的来历

   数的来历   原始社会,人类的狩猎、种植、捕鱼、采集等活动中,要与野果、鱼、木棒、石头等打交道,久而久之,便有了多少、数量的感觉。这种